仙桃市婦幼保健院始建于1952年,原為沔陽縣婦幼保健所,1979年撤所建院,是一所集預防、保健、臨床、科研、宣教為一體,以婦女兒童保健為中... [ 詳細 ]
體操之鄉仙桃 向健康要幸福
時間:2012-11-05 19:15來源:求醫網
湖北日報訊 記者 郭習松 通訊員 楊志剛 葉珍君
怎樣讓人民群眾生活得更有質量、更加幸福?
誕生了5位奧運優秀的國內“體操之鄉”仙桃的回答是:健康。
有道是,健康是個體生命的最大財富。不健康的個體,再好的車子也是救護車,再好的房子也是病房。
近年來,仙桃圍繞居民健康要旨,加大投入,找到了一把由健康走向幸福的鑰匙。
一
昨日,盡管驕陽似火,但每天前往新院區查看設備安裝進度,已成為仙桃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葉長江的習慣。再過2個月,這座投資5.5億元的新醫院將投入使用,一躍成為江漢平原較好的中心醫院。
舍得投入,是近年來仙桃加快衛生事業發展的不二法則。
在仙桃近年來的經濟社會發展規劃里,衛生事業發展歷來是重中之重。最近3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新農合、居民健康檔案等議題,更是持續納入“十件實事”之列。
數據最能說明問題:投資5.5億元的市第一人民醫院整體搬遷工程、投資1.2億元的市中醫院南遷工程,均將于今年9月完成。投資300萬元改造市婦幼保健院,投資3000萬元建設衛生服務中心,投資1982萬元對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標準化建設,投資2895萬元對15所鎮衛生院的基礎設施進行改善……
最近3年,全市財政投入的衛生事業經費達2.41億元。
目前,全市15家鎮衛生院全部達到國家標準化建設標準,668家衛生室全部達到示范標準,其中有5家鎮衛生院和50家村衛生室被省衛生廳授予“湖北省示范鄉鎮衛生院”和“全省示范村衛生室”稱號。
“就我們目前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水平而言,這樣的投入和建設速度都是空前的。”仙桃市衛生局黨委書記、局長閔銀華說。
二
再好的投入,唯有民用才能民享。而實現這一目標的路徑莫過于打造均等化的就醫服務。
對此,仙桃人提出,要讓老百姓看得上病,看得起病,還要看得好病。
2007年,仙桃在全省率先推行新農合制度,截至目前,全市參合人數達到1196530人,參合率為100%,參合人數和參合率穩居全省之首。
其間,相關政策數度調整。今年,仙桃新農合籌資標準提高到人平300元,鄉鎮衛生院住院報銷比例為90%,市直醫院提高到80%,住院封頂線由8萬元提高到10萬元。
對這個政策調整的效果,該市49歲的干河辦事處小南村村民曾偉齊深有體會。他的慢性腎衰竭病情惡化,急需透析,無奈家里幾乎花光了積蓄,因為透析費用高,被迫選擇了放棄。去年5月,新農合提標,他以實得補償率73.4%的標準,沒有顧慮地完成了透析治療。
三
實施基本藥物制度是減輕群眾醫藥費用負擔的有效途徑。仙桃的特色則在于:實現全覆蓋,資金有保障,延伸到村組。
今年,全市15個鎮衛生院、5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統一配備和使用國家基本藥物和省級增補非目錄藥品,實行零差率銷售,現已取得“兩升三降”效果,即基層醫療機構就診量、群眾滿意度上升,藥品價格、患者醫療總費用和患者自付費用下降。
此前,全市668所村衛生室全部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并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
為打造更大的公共就醫服務平臺,去年,仙桃市相繼成立120急救指揮中心、精神衛生中心等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各鎮衛生院均成立公共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能力穩步提升。
今年,該市又籌資1883萬元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上半年完成居民規范化電子健康檔案876278人,建檔率74.6%,讓患者對自己的健康一目了然。
病有所醫,還要病有良醫。目前,該市已完成19項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對551名鄉村醫生完成培訓,組織鄉鎮衛生院公共衛生人員輪訓3批56人次,市中心醫院新進人員全部在碩士以上學歷。“作為體操之鄉,運動和健康是這座城市的內在因子。抓好居民健康工程就是最大的民生福祉。”仙桃市委書記劉新池、市長馮云喬介紹,該市正打響一場全方位的全民愛國衛生運動,力爭打造一個更宜居、更健康的“幸福仙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