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院占地面積6.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6.9萬平方米,綠化率35%。 在職員工354人,其中醫護人員292人,副... [ 詳細 ]
全院占地面積6.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6.9萬平方米,綠化率35%。 在職員工354人,其中醫護人員292人,副高級職稱以上31人。年門診20萬人次以上,開放床位530張。醫院設有急診科、神經內外科、精神科、精神康復科、臨床心理科等五個臨床一級科室。精神科部分有兒..." />
全院占地面積6.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6.9萬平方米,綠化率35%。 在職員工354人,其中醫護人員292人,副... [ 詳細 ]
暫無內容
時間:2012-11-07 19:40來源:求醫網
1.什么是兒童感覺統合失調?
有些孩子的注意力特別不易集中、記憶力差、做事丟三拉四、學習成績差、做作業拖拉、調皮多動任性、行為沖動、冒險、但精細動作差如系鞋帶扣紐扣困難、講話結巴不流暢、詞不達意;有的又易緊張、膽小、退縮、偏執、愛哭、不合群、吃飯挑食或暴飲暴食。
過去,有的人將這些問題診斷為多動癥,給孩子吃藥、打針等,但收效甚微,而且還可能造成兒童發育不良;還有的家長認為孩子是性格問題,有意不聽話,對孩子又打又罵,造成了孩子的身心創傷。
1970年,美國的心理學家愛瑞斯首先發現了在3-13歲兒童中,有10%-30%的兒童出現上述癥候群,并且容易出現學習困難,研究發現它并不是智能發育有問題也不是教育上的問題,而是兒童大腦功能發育不協調,與大腦整合功能不完善不健全有關,需要進行心理訓練來加以矯正。
正常時,人的大腦皮層會對所接受的信息,既往的記憶、經驗、情感進行匯總分析,然后才作出恰當的反應,這個過程就是整合作用。整合功能的健全有賴于整個大腦皮層功能的協調。
正常人在清醒時整合功能是正常的,但在某些兒童,因大腦皮層各部分區域興奮程度不一樣,部分區域或細胞核團功能相對活躍,這就造成了大腦皮層的協調性變差,整合功能就紊亂,從而導致上述癥狀的出現。隨著獨生子女的增多,兒童感覺統合失調的發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
2. 兒童出現感覺統合失調會有什么表現呢?
①前庭平衡功能失常:表現為多動不安,走路易跌倒,原地打圈易眩暈,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專心,愛做小動作,調皮任性,興奮好動,容易違反課堂紀律,容易與人沖突,愛挑剔,很難與其他人同樂,也很難與別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慮別人的需要。有些孩子還可能出現語言發展遲緩,說話詞不達意,語言表達困難等。
②視覺感不良:表現是盡管能長時間地看動畫片,玩電動玩具,卻無法流利地閱讀,經常出現跳讀或漏讀或多字少字;寫字時偏旁部首部顛倒,甚至不認識字,學了就忘,不會做計算,常抄錯題抄漏題等。
③聽覺感不良:表現為對別人的話聽而不見,丟三拉四,經常忘記老師說的話和留的作業等。
④觸覺過分敏感或過分遲鈍:表現為害怕陌生的環境、吮手、咬指甲、愛哭、愛玩弄生殖器等、過分依戀父母、容易產生分離焦慮,或過分緊張、愛惹別人、偏食或暴飲暴食、脾氣暴躁。
⑤痛覺過分敏能感或過分遲鈍:冒險行為,自傷自殘,不懂總結經驗教訓。或者少動,孤僻,不合群,做事縮手縮腳、缺乏好奇心,缺少探索性行為。
⑥本體感失調:方向感差,容易迷路,容易走失,不能玩捉迷藏,閉上眼睛容易摔倒,站無站姿、坐無坐相,容易駝背、近視,過分怕黑。
⑦動作協調不良:表現為動作協調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不能像其孩子那樣會滾翻、騎車、跳繩和拍球等。
⑧精細動作不良:不會系鞋帶、扣紐扣、用筷子,手腳笨拙,手工能力差。
這些問題無疑會造成兒童學習和交往的障礙,盡管這樣的兒童有正常或超常的智商,但由于大腦的協調性差影響注意力和記憶力、影響言語表達、影響人際交往,因而直接影響了兒童學習、生活、運動動,也影響人際關系,防礙正常的成長發育。
3. 兒童感覺統合失調的原因是什么?
人類大腦與其他動物最大的區別在于人類大腦發育存在幼態延續的現象,出生時人類大腦只發育了23%,剩下的77%在后天發育,這種龐大的可塑性為人類適應環境提供了非常廣闊的天地,當然大腦的發育本身也需要外界的刺激源的引導,但當今國內家庭多為獨生子女,不但伙伴少了,而且多數家長對他的掌上明珠存在過分保護的問題,兒童應有的摸、爬、滾、打、蹦跳等行為,在發育的自然歷程中被人為破壞。
兒童該爬的時候沒爬,日后可能出現協調性、平衡感差、該哭的時候不讓哭,口腔肌肉缺乏鍛煉,心肺功能弱,甚至語言表達差。獨生子女出現感覺統合障礙的主要原因是:缺乏運動、缺乏游戲、缺乏大自然的熏陶。當然先流產、懷孕時用藥或情緒處于應激狀態、早產、剖腹產等也是導致兒童感覺統合失調的主要原因。
4.兒童感覺統合失調會導致什么后果?
這些有問題的孩子在幼年時也許不會表現出來,到學齡期,就會在學習能力和性格上表現出這樣那樣的障礙。與其他正常孩子相比,在學習能力方面可能顯得十分笨拙、人際關系敏感或社交退縮、心理素質差,讓家長和老師非常操心。
家長和老師應及早發現孩子的這些行為問題并及時進行治療訓練,否則,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和學習能力發展,造成孩子學習基礎差、心理發育遲緩和人際關系障礙,進而出現厭學、逃學、撒謊等行為問題。
5.怎樣進行兒童感覺統合訓練?效果如何?
兒童感覺統合訓練首先測查和診斷孩子的感覺統合失調程度和智力發展水平,然后制定訓練課程,通過一些特殊研制的器具,以游戲的形式讓孩子參與,孩子的學習成績、邏輯推理能力、記憶能力、運動協調能力、人際關系、飲食和睡眠、情緒等方面都會有提高和改善,其中,兒童的智力水平也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美國、歐洲各國、日本、臺灣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從70年代興起兒童感覺統合訓練,現已發展成每個小學校都設有感覺統合訓練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臨床實踐表明,參加訓練的兒童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85%的受訓兒童收到了顯著的效果。結合藥物治療的話顯效率可以達到95%以上。兒童感覺統合訓練適用解決3-13歲有學習困難或行為問題的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