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宜市中醫院位于市區竹園路1號(竹山橋頭南側)。是一家以中醫中藥為主、中西結合為特色的“二級甲等”中醫院和“愛嬰醫院”,擔負著全市120多... [ 詳細 ]
小鼠胚胎頭部也是造血干細胞發育位點
時間:2012-11-08 11:42來源:求醫網
本報訊 (通訊員張國清 記者王 丹)日前,解放軍307醫院青藤轉化醫學中心主任劉兵課題組與軍事醫學科學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楊曉課題組合作,在哺乳動物造血系統的起源研究中,發現小鼠胚胎頭部是造血干細胞發育的新位點。這一研究結果于11月2日發表在國際優秀學術期刊《細胞》的子刊《細胞—干細胞》上。評審專家認為,“該研究闡明了一個之前遺漏的非常重要的造血干細胞發生位點”。
據該論文的并列第一作者、解放軍307醫院博士生李專和軍事醫學科學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員蘭雨介紹,造血干細胞的胚胎起源是干細胞生物學領域的研究熱點,且一直存在爭議。主流學術觀點認為,胚胎尾側的主動脈—性腺—中腎區(AGM區)是小鼠胚胎內單獨產生造血干細胞的區域。雖然有證據提示頭側造血活性的存在,但一直缺乏系統性研究。
為深入分析胚胎頭部的造血活動,該課題組成員進行了長達1年的移植實驗。最終發現,10.5天~11.5天的小鼠胚胎頭部細胞與AGM區細胞相似,能長期、高效重建致死劑量照射小鼠的整個造血系統,這表明其具有標準的造血干細胞潛能。進一步的形態學分析表明,小鼠胚胎腦部的血管腔中存在“出芽”的血細胞簇,提示腦血管內皮細胞有生血的活動。此后,通過純化的內皮細胞功能分析以及可誘導的內皮細胞命運示蹤等手段,確認腦血管內皮細胞具有產生造血細胞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課題組利用一種獨特的腦血管內皮細胞特異性Cre重組酶轉基因小鼠進行研究發現,腦血管內皮細胞不僅可以原位產生造血細胞,并且能夠貢獻成體的造血干細胞及各類成熟造血細胞。
劉兵表示,上述原創性發現將開辟“腦血管造血功能”這一全新的研究方向。這些獨特起源的造血細胞的生理和病理意義亟待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