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一家名為公教醫院的比利時教會醫院在當時的綏遠成立,此即呼和浩特市第一醫院的前身。1937年命名為“歸綏公教醫院”,是當時... [ 詳細 ]
救死扶傷是我們的天職--3月9日搶救車禍病人紀實
時間:2012-11-08 14:31來源:求醫網
2012年3月9日早晨7點左右,在呼和浩特玉泉區昭君墓附近發生一起嚴重車禍導致一人重傷。傷者被緊急送往我院急診科。此時,患者頭面部血肉模糊,鼻骨、上頜骨及梨狀窩大面積外露并且持續出血、血壓已測不到,休克昏迷、生命垂危,經田少鵬、段志堅等主任急會診后認為患者急需抗休克、手術治療,在田少鵬主任的指導下值班醫生積極給與抗休克治療,我耳鼻喉科醫生根據檢查和體檢結果向家屬作了病情知情告知,完善各項術前準備后趙女士被送入手術室,在耳鼻喉科段志堅、醫務科郝毓文、耳鼻喉科劉偉、蔡惠嬌、烏蘭托婭、眼科何曉光、麻醉科石立君、閆軍等醫護人員密切配合下經過5小時的奮戰,終于把傷者從死亡線上救了回來,術后患者被送入ICU觀察治療。病情平穩后轉入耳鼻喉科治療。近日,傷員已痊愈出院。
像這樣危重患者的搶救在我科已經不是第一次了。耳鼻喉科的急診經常遇到許多疾病如急性會厭炎、小兒急性喉炎、氣道異物、喉痙攣、顳骨骨折、鼻出血、鼻骨骨折以及各種外傷等,這些疾病如果處置不及時不得當患者隨時有生命的危險。我科醫護人員每次都能快速應對突發緊急事件,我們的身影總是出現在救死扶傷的最前沿。每一次搶救就是我們在平凡的崗位上與死神賽跑,守護患者的生命,默默踐行著白衣天使無悔的諾言和神圣的職責。我科的醫務工作者表現出來的“救死扶傷”的精神和高尚的醫德醫風,就是全體醫護工作者的一個縮影。
在醫患矛盾越演越烈的今天,我們科的醫護人員盡管犧牲了無數個節假日,盡管沒有加班費,盡管拿著微薄的收入,盡管由于長時間大強度工作和高壓力而備感勞累,盡管經常看到醫務同道被無德患者辱罵毆打甚至砍殺,盡管看到身邊許多同學同事放棄行醫救人這個職業,但看到一個個患者從死亡線上被拉了回來喜獲新生,一切抱怨都隨之煙消云散,換來的是一種無限的成就感和一種無尚的光榮。
醫護工作者沒有什么氣吞山河的豪情壯語,更沒有什么義蓋云天的宏大氣魄,但是當面對危險、面對飽受疾患折磨的患者、面對生命,我們歷來全力以赴、爭分奪秒,絲毫不敢懈怠,這是我們的職責,更是我們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