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中醫醫院始建于1985年1月,目前已發展成為昆山地區集醫療、教學、科研、康復、保健為一體的綜合性三級乙等中醫院... [ 詳細 ]
昆山市中醫醫院始建于1985年1月,目前已發展成為昆山地區集醫療、教學、科研、康復、保健為一體的綜合性三級乙等中醫院,是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上海中醫院大學等多所高校的教學醫院,三次蟬聯國內文明單位,獲得國內示范中醫院、國內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國內青年文明號、國內中醫..." />
昆山市中醫醫院始建于1985年1月,目前已發展成為昆山地區集醫療、教學、科研、康復、保健為一體的綜合性三級乙等中醫院... [ 詳細 ]
暫無內容
時間:2012-11-09 09:28來源:求醫網
國內青年文明號、國內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國內文明單位”三連冠;國內醫藥衛生系統創先爭優活動先進集體;中醫藥國際合作基地;國內“治未病”預防保健試點單位……成立不到30年,諸多盛名加冕,創造了眾多單獨,讓人無不艷羨。
走進市中醫院,記者看到,這家集醫療、教學、科研、康復、預防保健等于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中醫醫院,在耀眼光環的背后,更多的是全體醫務工作者艱苦創業、勇于創新、創先爭優的志氣、銳氣和豪氣,是提升水平、創新服務、止于至善的系列創舉。
正因如此,我們深深地感到:鐘情中醫,緣因“單獨”。
入滬引援常態化,讓百姓“大病不出城”
今日開幕的第四屆中醫藥文化節上,將傳來一個讓心臟病患者歡欣鼓舞的好消息:市中醫院與上海市胸科醫院結成合作醫院,將引進最新技術提升醫院對心臟病患者的急救能力。就在一個月前,中醫院剛剛與上海市腫瘤醫院簽約合作。“不去上海、就在上海。”市中醫院開門辦院、入滬引援常態化,受益的當然是昆山本土的父老鄉親。
在今年年初的國內衛生工作會議上,衛生部黨組書記張茅指出,“十二五”時期將以縣級醫院為重點,全面推進公立醫院改革,以“大病不出縣”作為推進縣級醫院發展的目標。那么,在“大病不出縣”的醫改目標下,縣級醫院該如何“提素質、強內涵”,才能顯著降低縣外轉診率?
“留住患者,提升醫院對大病的治愈能力是關鍵。”市中醫院院長馮全林一語中的。為此,市中醫院走出家門借技術、搞科研,苦修內功,在5年時間里摸索出了一條快速提升醫療技術的路子:利用沿滬優勢,通過與高水平醫院合作,中西醫兩條腿走路,提升醫技能力,讓廣大患者實現了不出昆山就能享受到優質醫療服務的夢想。
“衡量一個醫院的實力,從重點專科的建設水平中可見一斑。”據馮院長介紹,市中醫院目前共有23個重點專科和35個特色專科,其中脾胃肝膽科為國家重點專科建設單位,骨傷科、腫瘤科等5個科室為省級重點專科。“這樣的陣容,在國內的縣級市醫院中都極為少見,在縣級中醫院中更是單獨。”
通過“廣聯姻”、“攀高枝”,近兩年來,市中醫院以開放的姿態大步前進,開啟了上海與我市乃至北京等多所國內優秀醫院合作的新局面,為推動醫院專科和人才隊伍建設不斷注入新的動力。
特色服務親情化,讓市民“滿意在中醫”
“吳主任,請問今年膏方節什么時候開始,可以預約了嗎?”離第七屆膏方節開幕還有一個多星期,就有不少市民打電話到中醫院吳堅芳主任處詢問。家住朝陽新村的張慶豐老人告訴記者,自己患有多年的胃病,在膏方的調養下已經好了不少,現在自己已經成為膏方的“忠實粉絲”了。
如今,類似“冬病夏治”、“膏方節”這類市中醫院每年都會開展的特色服務,已融入濃濃的便民利民親情,深受市民的喜愛和追捧。近年來,在狠抓醫療技術水平提升的同時,市中醫院還通過深入開展各種節慶活動的方式,不斷拓寬載體,讓中醫服務的理念和優勢全面滲透到百姓中去。
“技術水平是醫院發展提升的核心競爭力,百姓認可度、滿意度是辦院的中心宗旨和根本目的。”市中醫院黨委書記姜金華表示,“優質周到的服務,不僅能提升醫院的整體水平,更能營造和諧的醫患關系。”去年,醫院借助信息化建設平臺,推出自助掛號、網上預約等便民舉措,僅此一項便民服務全年就實現專家門診預約掛號3萬余人次,門診就診滿意率達90%以上。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滿意在中醫”更不是自說自話。自開展效能建設創新項目以來,市中醫院發揮中醫的龍頭帶動作用,積極構建覆蓋城鄉的中醫藥服務新體系。該院先后組織各類講座、講課近40場;開展各類進社區義診服務近百場、服務市民2萬余人;共發放宣傳資料逾3萬份……今年,市中醫院還舉辦了全市首屆“中醫藥就在你身邊”中醫藥科普巡講活動,針對不同特點的人群開展個性化服務,在提升全市居民的健康水平、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創先爭優品牌化,讓中醫“與昆山共成長”
作為國內百強縣市之首的新科三級醫院,市中醫院的發展得益于昆山經濟社會發展的大環境,也通過自身的創先爭優、品牌服務,打破縣級醫院的思想桎梏,踐行“與昆山共成長”的發展理念。
如今,中醫院門診大樓的“名老中醫”工作室外,慕名而來的患者經常排起長隊,他們在這里治愈后再口口相傳給身邊的人,讓中醫治療深入人心。與此同時,“名老中醫”也是不吝賜教,“傳、幫、帶”年輕醫生,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鄭氏婦科、閔氏傷科后繼有人,讓“國粹”中醫代代相傳。
“創先爭優、塑造品牌,既是中醫技術發展的活力所在,也是市中醫院邁向更高目標的動力之源。”多年來,在保護好傳統中醫精髓的同時,中醫院還先后成立了“名老中醫”工作室、治未病中心、“金杏國醫堂”,作為傳承中醫藥文化的重要陣地,在傳承中走出一條現代化中醫發展之路。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漸進而立之年的市中醫院,以敢為人先的大膽創新和不斷努力,被昆山廣大市民所認可和推崇,在榮譽中連邁新臺階:在今年9月通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級中醫院的評審、完成轉型升級的華麗轉身后,院黨委又榮獲了“國內醫藥衛生系統創先爭優活動先進集體”等多項國家級榮譽。
“今后,我們中醫院人將繼續以‘爭當排頭兵、敢做領頭羊’的精神狀態,在傳承弘揚中醫藥文化的同時,為服務好全體新老昆山人、為昆山衛生事業現代化、為昆山以優異成績喜迎十八大再作新的貢獻!”結束采訪后,中醫院人擲地有聲的話語、創先爭優的精氣神在耳邊久久回響、在心中泛起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