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始建于建國初期,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保健于一體的“二級甲等”綜合醫院、“愛嬰醫院”、泰山醫學院教學醫院,泰安市、岱... [ 詳細 ]
哪些因素影響化驗結果
時間:2012-11-09 10:16來源:求醫網
患者朋友:當您到醫院就診,醫生根據您的病情常常需要您進行抽血化驗,或者進行尿液或糞便等檢驗。您知道嗎?為了使您的化驗結果能真實地反映您的身體健康狀況,除了醫務人員的技術水平和醫療設備狀況應處于較好狀態外,您自身的一些因素也會對您的檢驗結果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一般要求:
一般需在安靜狀態下采血,患者在采血前應避免劇烈運動和飲酒,不宜改變飲食和睡眠習慣,門診患者提倡靜坐 15 分鐘后再進行采血
運動的影響:
疲勞后使血糖、肌酸激酶、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乳酸脫氫酶等升高;長時間運動會使白細胞、尿素、肌醋、乳酸、碳酸氫根離子不穩定;緊張、情緒激動可能影響神經內分泌功能和呼吸,造成乳酸升高。因此,取血標本時,應在患者安靜和情緒穩定時采取;采血的前一天晚上不要做劇烈運動。采血當日晨不要走長路,采血前至少應休息 10 分鐘。
飲食的影響:
進餐后血漿脂肪,蛋白質,糖升高,并可會出現乳糜血。
飯后 8—12 小時采血最穩定,進餐后血糖、磷、鈣、尿酸都有改變,如一頓標準餐后甘泊三醋、血糖可增加 50%, 天門冬氨酸轉移酶增加 20%, 膽紅素、無機磷、鈣、納和膽固醇約增加 5%;但空腹超過 16 小時,同樣也會影響血液中的成份。如:血清白蛋白、補體、轉鐵蛋白及糖等下降。如空腹 48 小時,血清膽紅素增加,故空腹時間并非越長越好。
飲酒的影響:
飲酒后乳酸、尿酸等受到影響,長期飲酒會造成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等。
吸煙的影響:
吸煙后血液碳氧血紅蛋白比例可達 8%, 正常人為 1% 。長期吸煙亦可致癌胚抗原濃度輕度升高。
采血時間:
采血時間的選擇:一般要求患者采血前禁食 12 小時,采血時間以上午 7—9 時較為適宜。餐后及延長空腹時間 (饑餓)對血液的化學成分都會產生影響,因此,從科學角度講,采血時間不能一味延長。采血應盡量安排在檢查和治療之前進行。
采集時間必須考慮病人的生物鐘規律,特別是激素水平。如生殖激素與月經周期密切相關,膽固醇此時最高,排卵時最低。鈣在中午時間出現最低值。故采血時間應在相同時間進行。做葡萄糖耐量實驗或餐后兩小時血糖的病人,一定要詳細了解何時服用葡萄糖,記錄好時間,計劃在何時采血。
采血方式的選擇:
患者體位的影響:應相對固定,坐位或臥位取血,采血前應給患者 10 分鐘的時間以穩定自己的體位。體位影響血液循環,其中大分子物質和細胞成分的改變較為明顯,所以住院病人與門診病人結果會有所差別。
其他影響因素:
某些診療手段的影響:例如抽血檢查血清中的總前列腺抗原時,應先抽血,再做相關檢查,否則,有可能影響檢驗結果的準確性。
藥物影響:藥物對檢驗的影響相當復雜,15000 種藥物對檢驗有干擾作用。如氯丙嗪影響膽固醇;維生素 C 影響血糖、膽固醇。
所以較好在采血前兩天停藥,但一定在不影響病情的情況下,某些降糖藥、降壓藥應咨詢醫生,以免出現嚴重后果。
影響尿液檢查結果的因素:
尿液檢查以留取當日晨尿為好一是晨尿較為濃縮,便于檢出有形成分;二是每次留取時間固定,條件恒定,便于比較。除非急診,可隨時留取尿液檢查外,普通尿液檢驗以晨尿為佳。
中段尿液應留取在干凈的一次性容器中,并及時送檢。放置時間過長 , 將影響化驗結果。應避免將經血、自帶、精液等混入尿液,影響結果。
某些藥物,如抗結核藥(異煙肼、利福平等)、降糖藥、青霉素、維生素 C 等影響尿液化驗結果。
影響糞便檢驗結果的因素:
應避免收集尿壺、便池中的大便標本,以免影響化驗結果:應將采集的大便標本盛放在干燥、不吸水的清潔容器中,并及時送檢,以免放置時間過長,破壞有形成分。
抽血注意事項:
1、抽血的前一天建議洗個澡或將雙手臂洗干凈,這樣抽血時,消毒會更好,避免傷口感染。
2、抽血當天,不要穿袖口過小過緊的衣服,避免抽血時,衣袖卷不上來或抽血后,衣袖過緊,引起手臂血管血腫。
3、如果沒有必須禁水的檢查 (如腹部超聲等), 到醫院前,可適量喝一點水,對調節機體代謝平衡有好處,并可減輕頭暈,心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