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style="FONT-SIZE: 12pt">由教育部主辦,北京協和醫學院承辦,國內醫學科學院皮膚病研究所協辦的第二屆國內皮膚病與性病學博士生學術會議于7月20日—7月21日在安徽黃山召開。出席會議的有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司郭新立司長,北京協和醫學院校長,國內科學院院士曾益新教授,國內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名譽會長,北京大學皮膚病與性病防治中心主任朱學駿教授,安徽醫科大學校長張學軍教授,北京協和醫學院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牛學勝教授,國內醫學科學院皮膚病研究所院所長王寶璽教授。本次會議由國內醫學科學院黨委副書記李國勤主持。參加會議的還有來自國內各地醫學院校的皮膚病與性病學博士生導師、博士生,北京協和醫學院研究生院領導以及各院所的院所長、研究生管理人員共140余人。
span style="FONT-SIZE: 12pt">郭新立司長說,開展國內博士生論壇是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項目內容之一,目的是拓寬博士生學術視野,增強博士生學術交流。研究生教育對我們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科技第一生產力和人才生產力的重要結合。教育部肯定了博士生在國家創新體系中擔負著重要的作用,也看到了博士生所做的學術貢獻。近三年來,教育部在提高博士生待遇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并借鑒美國的博士生教育體制,不斷推出國內性的博士論壇、研究生暑期學校等創新計劃項目,給研究生創造一個交流平臺,不斷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
span style="FONT-SIZE: 12pt">曾益新校長站在國際的角度,指出目前國內研究生培養體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建議:第一,國內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在科研工作中經常處于第一線,希望能夠關注我們的博士生群體,改善我們博士生的待遇;第二,研究生培養中,臨床型研究生培養往往介于臨床型和學術型之間,身份模糊不清,應加強臨床型研究生培養機制的探討,而學術型博士仍需將發表SCI論文作為取得學位的要求,因為現階段博士生只有通過論文撰寫,才能達到思維創新、凝念、總結的科研訓練;第三,提高國內博士生的創新能力,要善于利用論壇和會議的交流,開拓科研思路。
span style="FONT-SIZE: 12pt">王寶璽院所長表示非常榮幸作為協辦單位組織會議,本次會議以“皮膚病與性病學:從基礎到實踐”為主題,鼓勵博士生相互交流、相互爭論,形成良好的互動,碰出火花;同時教育博士生如何進行科研,如何規劃人生,希望本次會議不僅交流學術,而且增進相互之間的友誼。
span style="FONT-SIZE: 12pt">會議期間,同學們聆聽了大會特邀報告、專家報告、博士生報告,圍繞皮膚病與性病學的前沿與熱點進行交流和討論,積極參加博士生沙龍聯誼,分享自己的課題設計經驗,討論人生規劃。此次會議內容豐富精彩,學習氣氛濃厚,討論自由激烈,達到了促進博士生的創新意識,激發新學術思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