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保黎醫院創建于1910年,是集醫療、預防、保健、科研、教學于一體的二級綜合性醫院。醫院座落于浙江省歷史文化名鎮——慈城鎮,占地1.9... [ 詳細 ]
CBCT—口腔科檢查的新利器
時間:2012-11-14 10:19來源:求醫網
口腔科檢查CT用傳統的螺旋CT就行了,難道也需要專門的CT嗎?是的。隨著CBCT的出現和應用,它給口腔及頭顱部的臨床診斷和治療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CBCT的全稱是Cone beam(錐形束)CT,其成像原理是采用的三維錐形束X線掃描,而傳統CT采用二維扇形束掃描,兩者是完全不同。因此 CBCT可以顯著提高X線的利用率,加速數據的采集速度,另外還具有比傳統CT更好的空間分辨力。
CBCT與傳統CT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1. 射線量極低
對于大多數患者而言,拒絕做CT檢查的主要原因是害怕X線輻射。事實確實如此,甚至曾經有報道,做一個部位CT的放射量相當于500張胸片。相比傳統的多排螺旋CT,CBCT一次投照的劑量與投照的視窗大小有關, 一般相當于傳統CT的1/60-1/100放射量,僅相當于1張口腔全景片的放射量,完全解決了患者的后顧之憂。另外,口腔科的兒童患者占有很大的比率,如青少年正畸患者、先天性頜骨發育畸形和先天性OSAS患者等,而兒童射線吸收能力是成人的10倍,所以對于口腔科而言,輻射極低的CBCT相比于傳統CT無疑具有極大的優勢。
2. 牙齒、頜骨成像更加清晰
CBCT對于牙齒或者頜骨等硬組織結構成像質量更好,層厚僅0.1mm,甚至能顯示牙根細小的裂縫,更適合口腔科的治療。它能更加清楚的顯示牙齒根管數目形態,能發現變異細小根管、早期根尖炎癥和牙根折裂等傳統檢查無法確定的病變。CBCT可以準確檢測牙槽骨吸收的量,這樣可以在無創的條件下評估牙周病的嚴重程度。通過CBCT可以觀察牙根的彎曲情況及與上頜竇、鼻底、下牙槽神經管、頦孔等重要解剖結構的關系,方便醫生拔牙前的術前評估。也可以觀察頜骨囊腫在三維空間中的范圍,了解病變與上頜竇、神經管等重要解剖結構的關系。在口腔種植中,醫生可以通過CBCT掃描,準確分析植入區的骨質、骨量及與神經血管的關系,從而確定種植體的寬度、長度、植入方向及所需植入骨量,提高種植手術的成功率。
3. 使用操作簡單
CBCT不像傳統CT操作需要專業人員持有上崗證,其后期處理也基本由口腔科臨床醫生完成。CBCT有其專用軟件使口腔科醫師使用起來更加方便,口腔科醫師完全可以按自己的意愿隨意獲取自己想要的牙齒或者頜骨影像,自制三維重建成像,無需CT技術人員進一步操作,既節省了人力物力,又可以避免醫技溝通不便而帶來的誤差。同時也方便了我們醫生為科研工作保存臨床數據。
我院口腔科自今年10月份引進韓國 怡友公司產的CBCT,東芝10mA球管,國際最先進的頭顱側位拍攝技術(大平板拍攝時間僅為0.3秒(其他機型需要 17秒),高清晰的全景片,最大CT視窗12*8.5,智能化拍攝功能。可以拍攝牙齒、頜骨、顴骨、上頜竇、眼眶、乳突、顳頜關節、全景片、頭顱正側位、手的骨密度。。。。價格也較傳統螺旋CT低廉許多。它的出現不僅能使我們口腔科的臨床服務和科研能力上一個新的臺階,更將是廣大患者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