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規模:醫院占地面積約6.6萬平方米,醫療用房面積5.5萬平方米,開放床位800張,開設有35個臨床專科,18個病區(包括ICU、 CC... [ 詳細 ]
專家支招:冬病夏治,中藥內服外敷療效好
時間:2012-11-15 11:28來源:求醫網
“冬養三九,夏治三伏”,伏天到,杭城的“冬病夏治”又迎來高潮。很多人認為冬病夏治就是貼膏藥、打伏針,但我院中醫科副主任姚惠副主任醫師支招,用中藥煎服并用的方法,能使冬病夏治的療效更為明顯。
冬病夏治是傳統中醫根據“春夏養陽”的原則,利用夏季人體陽氣旺盛,尤其是三伏天,肌膚腠理開泄,有利于藥物吸收,而制定出的一種有效的冬病治療方法。冬病夏治多見于穴位敷貼,使藥物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達到治療的目的。近年來,中醫專家通過總結中醫理論和長期臨床實踐,推出穴位敷貼與中藥煎服并用,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療效。
所謂“冬病”就是指冬季易發的疾病。如呼吸系統的哮喘、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咽喉炎、過敏性鼻炎;又如消化系統的虛寒性胃腸功能紊亂、腹瀉;其他如關節炎、手足逆冷等病,均屬于冬病。這些疾病的易發人群多為虛寒性體質,也就是俗話說的沒有火氣的體質,其誘因往往是受涼后發病。因冬季寒氣偏盛,人體陽氣相對偏虛,其根本為“寒”。但許多冬季易發的疾病患者,到了夏季,由于所患的疾病發病不明顯,往往誤認為自己的病情正逐漸好轉而放松警惕,其實這時正是冬病的較好治療期。到了一年中陽氣最盛的夏季,尤其三伏天,此時借助夏季的陽氣,服以溫陽之藥,驅寒外出,益氣扶陽,致已侵之邪易驅除,肺脾腎三臟功能易恢復,到了冬季可不發病或少發病。
姚惠醫師指出,中藥內服需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辨證施治,如冬季咳喘、哮喘、老慢支等病癥,可以用七味都氣丸、六君子湯來補腎納氣,健脾化痰;遇冷噴嚏、反復感冒等病癥常用玉屏風散或顆粒以補肺益氣,扶正固表;遇涼腹痛腹瀉等常用理中湯或附子理中丸以溫陽祛寒,補氣健脾;腰膝腳軟,小便清長用桂附地黃丸或右歸丸溫補腎陽,填精益髓;四肢逆冷,肩背冷痛用當歸四逆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