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縣中醫院坐落于縣城龍泉鎮,南臨新嘉、永連公路400米,東于風景秀麗的雙碧廣場,和青云公園毗鄰。醫院創建于1956年,具有40多... [ 詳細 ]
晚期胃癌治療的回顧與展望
時間:2012-11-16 16:14來源:求醫網
胃癌是一種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我國每年胃癌發病率約為60/10萬。病死率約為30/10萬,位居于所有惡性腫瘤死亡的第1位。與日本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胃癌病人多數在就診時已處于進展期,早期胃癌所占比例不足10%。在胃癌的綜合治療中,手術切除仍然是治療的主要手段,早期發現和治療性切除可以提高生存率,對于早期局限性胃癌,手術治療的5年存活率可達90%。如果沒有淋巴結轉移,不主張手術前后輔助化療。早期的淋巴系統、血液系統及腹膜轉移,限制了手術效果,胃癌術后長期生存率低,即使是胃癌治療效果較好的日本,Ⅲ/Ⅳ期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也僅為27%左右。我國胃癌總的手術切除率為49.7%-76.9%,即使在早期胃癌,浸潤局限于粘膜下層或淺肌層,仍有2%-5%的患者有淋巴結轉移,至于有微小轉移者為數更多。胃癌治療性切除術后,仍有不少患者死于局部或腹腔內復發以及遠處臟器轉移。對于失去手術切除時機或無法進行治療手術,或術后復發或/和轉移,以及發生殘胃癌者都需進行化學治療。化療是晚期胃癌主要的治療手段之一,與支持治療相比,化療可提高晚期胃癌患者的生活質量及延長生存期。晚期胃癌尚無全球范圍的標準化療方案。吉林省腫瘤醫院腫瘤科邢德君
近二十多年來,胃癌的化學治療發展很快,被稱為“三劍客”的蒽環類抗生素、鉑類化合物及鬼臼乙叉甙等新的緩癌藥物不斷問世;以療效高、毒性低為特點的新的聯合化療方案應運而生;胃癌的體外藥敏試驗已走出實驗室,對臨床化療發揮了一定的指導作用;旨在提高胃癌的手術切除率及治療性切除率,防止轉移、減少復發的術前、術中、術后輔助化療,術后早期腹腔內灌注化療、術后早期腹腔內溫熱灌注化療等一系列新的技術和治療方法,使胃癌的手術治療效果有了明顯的改善,術后5年生存率顯著提高。近年來圍繞5-FU前藥(如希羅達、S-1(吉非替尼))、紫杉類及伊立替康等第三代新藥進行了大量的相關臨床相關研究。取得了很好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