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診斷要點
時間:2015-02-05來源:求醫網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系指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而產生了管腔狹窄或閉塞,導致心臟缺血缺氧,從而引起的病變。為中老年人的常見病,臨床主要表現為心絞痛、心肌梗塞、心律不齊、心力衰竭及心臟擴大等為主。所以患者在診斷該癥時,需要明確知道該癥的診斷要點,這樣才能及時確診。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診斷要點:
(一)有典型心絞痛發作或心肌梗塞,而無重度主動脈瓣狹窄、關閉不全、主動脈炎,也無冠狀動脈栓塞或心肌疾病等證據。
(二)休息時心電圖有明顯心肌缺血型表現,或心電圖二級梯雙倍運動測驗陽性,無其他原因(各種心臟病、植物神經功能失調,顯著貧血、甲亢、阻塞性肺氣腫等)可查者,如無有關臨床表現者,可診斷為隱匿性冠心病。
(三)40歲以上有心臟增大、心力衰竭、乳頭肌功能失調或嚴重心律失常而不能用高血壓、心肌病或其他原因解釋者。
(四)心絞痛臨床要點
1.胸骨后或稍左的緊窄或壓迫樣疼痛,可呈定向放射,歷時短暫,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后能緩解,發作多與運動、情緒激動、飽餐等有關。
2.血膽固醇、甘油三酯及p-脂蛋白可增高。
3.心電圖檢查,在發作時可呈缺血型ST-T改變,或運動負荷試驗陽性。
(五)急性心肌梗塞臨床要點
1.突然胸骨后或心前區劇痛,向左肩臂或它處放射。伴有氣促、出汗、膚色蒼白、煩躁不安、惡心、嘔吐、腹脹等。多有心律改變。
2.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增高,血沉快。谷草轉氨酶、乳酸脫氫酶、肌酸磷激肽活性增多。
3.心電圖檢查,可見Q波異常,ST升高,以后T波對稱性倒置。
查看更多關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診斷要點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