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抽動癥患者的病因病理有哪些
時間:2015-02-06來源:求醫網
小兒抽動癥的病因至今尚不清楚,目前認為與遺傳、圍產期損害,如產傷、窒息、早產及社會心理因素如家庭不和、過嚴家教、學習負擔過重等有關,兒童受驚嚇或精神緊張常常是發病的誘因。
小兒抽動癥患者的病因病理有哪些:
小兒抽動癥的癥狀可以時輕時重,呈波浪式進展。在青春期后大約40%—50%的病人抽動癥狀可自行緩解,25%———30%病人抽動癥狀明顯減輕,25%-30%病人抽動癥狀遷延到成年,甚至終生者,但對學習及社會適應一般影響不大。但兒童期患兒由于行為怪異,常受到家長責罵、老師批評、同學嘲笑,對兒童身心發育會產生較大的傷害,可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攻擊行為、強迫行為、自傷行為、學習困難以及自卑焦慮等。
因此,對多發性抽動癥患兒應及時治療,堅持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并重原則。患兒需要較長時間服藥以控制癥狀,藥物治療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心理治療包括心理轉移法和認知支持法。此外要注意生活飲食調理,妥善安排日常作息時間,避免過度緊張疲勞,適當參加一定的體育和文娛活動,但運動不能過量,應避免食用含食物添加劑及咖啡因飲料等食品。
查看更多關于小兒抽動癥患者的病因病理有哪些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