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肝癌從合理飲食做起
時間:2016-08-10來源:求醫網
肝癌是種常見的惡性腫瘤疾病,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肝癌初期癥狀并不明顯,進入中晚期臨床上一般采取西醫的手術、放化療與中藥結合治療。肝癌的發生是與飲食有著很大的關系的。
幾種食品快速誘發肝癌
1、酗酒可增加肝細胞肝癌的發生風險
意大利布雷西亞的研究人員選取464例(380例男性)首診為HCC的患者進行研究,同時以824例(686例男性)無肝臟疾病的患者作為對照。研究人員分析了男性和女性飲酒與肝細胞肝癌(HCC)的關系,同時還評估了乙肝和丙肝病毒感染對腫瘤的影響。
結果發現,無論男性還是女性,每日飲酒超過60克者的HCC危險性增加。飲酒時間和開始飲酒的年齡對腫瘤發生幾率沒有影響。戒酒1至10年者的HCC危險性高于現行飲酒者。
研究人員指出,即使沒有乙肝或丙肝病毒感染時,飲酒的促進作用也非常顯著。而且,飲酒與感染沒有協同作用。如果病毒性肝炎患者每日飲酒超過60克的話,其HCC危險性增加了大約一倍。
2、大米發黃后可誘發肝癌
大米有其原有的正常顏色,若出現了淡黃色,我們稱它為黃變米。大米變黃是因為大米在儲存過程中由于自身水分含量高,在酶的作用下產生熱,致使霉菌繁殖,出現霉變現象并呈現出黃色。霉菌中包含真菌產生的黃曲霉素,它是島青霉、桔青霉、黃綠青霉的有毒代謝物的統稱。
黃曲霉毒素中毒癥狀表現為發燒、腹痛、嘔吐、食欲減退等,是誘發肝癌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肝部會有病變,2~3個月后肝臟腫大、肝區疼痛、黃疸、脾大、腹水、下肢浮腫及肝功能異常,還可能伴有心臟擴大、肺水腫,甚至痙攣、昏迷等,多數患者在晚期會有直腸、肝、胃大出血現象。
醫學專家指出,食用“致癌大米”雖然其一次性的毒性沒有這么大,但長期食用將無疑會致癌。因為黃曲霉毒素是目前發現的最強的生物致癌物,試驗表明,其致癌所需時間最短僅為24周。
據報道,一些不法商販把這種霉變的黃大米賣給農民工,并且已經被端上了餐桌。也就是說,這些每天吃著民工糧的民工,其實每頓咽下的很可能都是高致癌物。另外,被黃曲霉毒素污染的還有多種糧油作物及其制品,如花生、花生油、玉米、大豆等。大量資料證明,在高溫的東南和中南地區,此類污染尤為嚴重。
可以預防肝癌的食品:
奶制品和水果能防肝癌
多吃奶制品,可將肝癌患病率降低78%,如果每天堅持吃新鮮水果,患肝癌的幾率可減少52%。
適當喝咖啡可預防肝癌
因咖啡含有大量抗氧化劑,這些復合物有助遏制肝癌的潛在作用。不過咖啡是含有一些抗氧化物,但同時也含有咖啡因。如果咖啡過量導致睡不著、免疫力降低,也會得不償失,所以一定要注意適量,一天不宜超過2杯。
三筍防肝癌
萵筍:增食欲、防貧血
萵筍葉含豐富的鈣、胡蘿卜素及維生素C,而臭萵筍素可促進胃液、消化酶及膽汁分泌,有助于乙肝、丙肝病毒攜帶者以及慢性肝病患者增進食欲。肝硬化合并貧血者常吃萵筍,可促進有機酸和酶分泌,增加鐵質吸收,有助于血小板上升和恢復,防止病情惡化。
食療推薦:萵筍去皮,切片清炒,爽脆可口。
竹筍:通便、排毒
竹筍食療可達到通便作用,腸道中的大腸桿菌能把竹筍纖維素合成人體所需的維生素,還能與腸道中膽固醇代謝產物膽酸合成不能被吸收的復合廢棄物排出體外。
食療推薦:用平菇、猴頭菇各60克,瘦豬肉或烏雞各200克,加竹筍600克切成片,用植物油炒熟或用文火燉熟,經常食用可防止消化道腫瘤和肝癌,有嚴重胃出血者以及有食道靜脈曲張者應慎食竹筍。
蘆筍:減輕疲勞感
蘆筍含有的核酸、葉酸、谷胱甘肽、膽堿、精氨酸、甘露聚糖、肽酶蘆丁等均能有效遏制癌細胞生長。蘆筍還可作為肝癌患者進行食療的營養品,可減輕疲勞、增進食欲。
食療推薦:將鮮蘆筍煮熟后涼拌著吃,早晨或是睡前各食用1次;也可用蘆筍根每天5~10克,用水煎湯代茶飲用,3個月為1個療程,中途不能間斷。
【本文由上海中大腫瘤醫院供稿】
查看更多關于預防肝癌從合理飲食做起的相關常識>>
腫瘤科疾病
- 多發性骨髓瘤
- 胃癌
- 結腸癌
- 軟組織肉瘤
- 腫瘤與疼痛
- 肺癌
- 食管癌
- 食管良性病變
- 淋巴瘤
- 胃癌
- 結腸癌
- 腫瘤與疼痛
- 軟組織肉瘤
- 直腸癌
- 腫瘤疾病
- 肺癌
- 甲狀腺癌
- 食管癌
- 縱隔腫瘤
- 垂體腺瘤
- 脊髓腫瘤
- 顱內腫瘤
- 泌尿系腫瘤疾病
- 軟組織肉瘤
- 胸主動脈瘤
- 乳腺癌
- 乳腺纖維腺瘤
- 肝癌
- 肝血管瘤
- 胰腺癌
- 婦科腫瘤
- 小兒血液腫瘤
- 小兒腫瘤
- 小兒骨腫瘤
- 眼眶病眼腫瘤
- 骨腫瘤
- 脊柱腫瘤
- 鼻咽癌
- 口腔頜面腫瘤
- 皮膚腫瘤
- 腎癌
- 前列腺癌
- 膀胱癌
- 黑色素瘤
- 間質瘤
- 宮頸癌
- 骨癌
- 膠質瘤
- 腦動脈瘤
- 聽神經瘤
- 垂體瘤
- 顱咽管瘤
- 腦瘤
- 子宮癌
- 淋巴癌
- 卵巢癌
- 血管瘤
- 脂肪瘤
- 胰腺腫瘤
- 陰莖癌
- 賁門癌
- 腦膠質瘤
- 脂肪肉瘤
- 肺腺癌
- 肉瘤
- 非霍奇金淋巴瘤
- 舌癌
- 錯構瘤
- 骨瘤
- 軟骨瘤
- 甲狀腺腺瘤
- 骨巨細胞瘤
- 軟纖維瘤
- 神經膠質瘤
- 頸部血管瘤
- 軟組織腫瘤
- 外陰腫瘤
- 非骨化性纖維瘤
- 殘胃癌
- 早期乳腺癌
- 輸尿管腫瘤
- 漿細胞瘤
- 食管平滑肌瘤
- 中耳癌
- 小腸腫瘤
- 膽囊腫瘤
- 骨髓瘤
- 骨樣骨瘤
- 皮膚纖維瘤
- 霍奇金淋巴瘤
- 蔓狀血管瘤
- 小兒血管瘤
- 腦垂體腺瘤
- 腎盂癌
- 睪丸腫瘤
- 胸腺癌
- 炎性乳腺癌
- 鼻血管瘤
- 腸癌
- 腸腫瘤
- 唇癌
- 大腸癌
- 膽管癌
- 膽脂瘤
- 腹部腫塊
- 睪丸癌
- 結直腸癌
- 口腔癌
- 淋巴管瘤
- 鱗狀細胞癌
- 毛囊瘤
- 腦血管瘤
- 尿道癌
- 氣管腫瘤
- 上頜竇癌
- 腎錯構瘤
- 腎腫瘤
- 嗜鉻細胞瘤
- 外陰癌
- 外陰浸潤性鱗癌
- 外陰平滑肌肉瘤
- 外陰乳頭狀瘤
- 外陰脂肪瘤
- 胃平滑肌瘤
- 纖維肉瘤
- 心臟內粘液瘤
- 星形細胞瘤
- 胸腺瘤
- 胸腺囊腫
- 牙齦癌
- 牙齦瘤
- 眼部腫瘤
- 胰腺囊腫
- 陰道癌
- 尤文氏肉瘤
- 原位癌
- 粘液表皮樣癌
- 蛛網膜囊腫
- 胃腸道癌
- 胃惡性淋巴瘤
- 胃畸胎瘤
- 腸系膜動脈瘤
- 腸系膜囊腫
- 腸系膜腫瘤
- 腸血管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