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巴利綜合征的中醫治療方法有哪些
時間:2015-02-07來源:求醫網
1、格林巴利綜合征的辨證論治
(1)肝腎虧損:
[主證]四肢癱瘓,筋脈遲緩,肌肉痿縮,腰酸膝軟,肢體麻木或如蟻行感,目眩耳鳴。舌淡紅,苔薄白,脈弱。
[治法]滋補肝腎,強筋健骨。
[處方]虎潛丸加減:
龜板10g、鹽黃柏10g、知母10g、熟地15g、肉蓯蓉10g、淮牛膝12g、五加皮10g、續斷10g、千年健6g、生黃芪15g、鎖陽10g。
(2)濕熱阻絡:
[主證]四肢痿軟、麻木,且以下肢為重,胸痞脘悶,小便短赤。舌苔黃濁,脈弦滑數。
[治法]清熱利濕,通利經脈。
[處方]四妙散加味:
蒼術10g、黃柏10g、淮牛膝15g、薏苡仁15g、桑枝15g、蠶砂15g、絲瓜絡10g、稀簽草10g、海桐皮10g、甘草6g。
2、格林巴利綜合癥的針灸療法
格林巴利綜合癥的針灸治療要注意急性期治宜清熱化濕,疏通經絡,以瀉法為主,只針不灸。
取穴:大椎、大杼、尺澤、肺俞以清利肺熱,加腎俞、膀胱俞、三焦俞以利濕熱之邪從下焦排出。濕熱凈后,可針灸并用以補之。耳針可選肝、脾、腎、肺、胃及內分泌等穴。
查看更多關于格林巴利綜合征的中醫治療方法有哪些的相關常識>>
推薦閱讀
神經科疾病
- 植物神經紊亂
- 運動障礙疾病
- 神經康復
- 顱腦脊髓感染
- 重癥肌無力
- 癲癇病
- 運動神經元病
- 神經內科
- 硬化癥
- 癱瘓
- 脊髓損傷
- 脊髓空洞
- 脊髓病變
- 肌營養不良
- 肌肉萎縮
- 格林巴利
- 共濟失調
- 抽動癥
- 羊癲瘋
- 羊角風
- 頭痛
- 神經衰弱
- 腦膜炎
- 特發性震顫
- 多發性硬化
- 神經性厭食癥
- 神經炎
- 脊髓型頸椎病
- 眩暈癥
- 腦疝
- 外傷性癲癇
- 顳葉癲癇
- 原發性癲癇
- 難治性癲癇
- 額葉癲癇
- 結核性腦膜炎
- 急性脊髓炎
- 腦病
- 帕金森病
- 偏頭疼
- 帕金森綜合癥
- 肋間神經痛
- 阿爾茨海默病
- 肌營養不良癥
- 臂叢神經痛
- 不安腿綜合征
- 叢集性頭痛
- 瘋牛病
- 高血壓腦病
- 記憶障礙
- 面神經炎
- 腦梗死
- 腦炎
- 失語癥
- 視神經脊髓炎
- 視神經炎
- 細菌性腦膜炎
- 煙霧病
- 周圍神經炎
- 蛛網膜炎
- 坐骨神經痛
- 脊骨神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