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性肺炎的臨床癥狀
時間:2015-02-07來源:求醫網
呼吸道誤吸各種物質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損傷,其臨床表現從輕微的上氣道刺激癥狀到嚴重的非心源性肺水腫,甚至可引起死亡。 由于吸入物的容量和性質不同,臨床表現不一。一次吸入大量胃液,病人立即出現哮喘樣癥狀,如干咳、心動過速、發紺、氣急,胸部可聞及喘鳴與濕啰音,甚至出現急性肺水腫和泡沫樣血痰,可有嚴重的低氧血癥,但嚴重低血壓和高碳酸血癥少見。可逐漸出現大量膿性痰。在危重病人,誤吸可引起支氣管肺炎或阻塞性壞死性肺炎,后者可導致肺膿腫或膿胸。
臨床表現
由于吸入物的容量和性質不同,臨床表現不一。一次吸入大量胃液,病人立即出現哮喘樣癥狀,如干咳、心動過速、發紺、氣急,胸部可聞及喘鳴與濕啰音,甚至出現急性肺水腫和泡沫樣血痰,可有嚴重的低氧血癥,但嚴重低血壓和高碳酸血癥少見。可逐漸出現大量膿性痰。在危重病人,誤吸可引起支氣管肺炎或阻塞性壞死性肺炎,后者可導致肺膿腫或膿胸。
吸入少量嘔吐物不易察覺,導致隱匿發病和不明原因的肺部浸潤。一次吸入大量食物殘渣,可阻塞喉部和氣管,如不及時去除,可致失聲、發紺、神志喪失或死亡;嘔吐物常阻塞下葉支氣管,右側比左側多見,引起完全或部分性肺不張。吸入細小食物殘渣或高營養液臨床表現與上述近似,但低血壓或休克少見,而高碳酸血癥更為常見。如氣管或主支氣管部分阻塞,在吸氣和呼氣相均可出現喘鳴;如異物在氣管下段,則以呼氣相喘鳴為主;如位于主支氣管,則主要表現為咳嗽和單側喘鳴。
食物殘渣長期滯留常繼發感染。多出現于誤吸后2~10 天,大部分在3~5 天,通常為厭氧菌引起。部分病人可發展為支氣管擴張。預后不良因素:休克、嘔吐物ph 值<1.75、最初胸片示累及兩葉肺或兩葉以上、ards 或繼發感染。胸片異常改變有進展,尤其在誤吸發生3 天后或癥狀改善一段時間后,提示可能發生細菌性肺炎、ards 或肺栓塞。
查看更多關于吸入性肺炎的臨床癥狀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