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動脈狹窄的常見病因有哪些呢
時間:2014-10-20來源:求醫網
腎動脈狹窄在臨床上屬于一種腎血管疾病,這種疾病的患者一般都有高血壓的癥狀表現存在。如果患上腎動脈狹窄疾病,不但會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傷害,同時還影響著患者的正常生活以及工作。因此我們大家在日常還是應該對腎動脈狹窄的病因有具體的了解,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有效的進行預防。以下是專家針對該疾病病因的具體介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專家表示,腎動脈狹窄的病理解剖表現為腎動脈的狹窄(管腔縮小),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腎血管性高血壓和缺血性腎病,病情嚴重時可造成腎功能衰竭。只要及時解除腎動脈狹窄或阻塞,病變血管重新通暢后,高血壓可被治愈,腎功能減退可以逆轉。
腎動脈狹窄常由動脈粥樣硬化及纖維肌性發育不全引起,在我國及亞洲,還可由大動脈炎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是最常見病因,約占腎動脈狹窄患者的80%,主要見于老年人,而后兩種病因則主要見于青年人,女性居多。
腎動脈狹窄的常見病因具體介紹如下:
1、大動脈炎:國內腎動脈狹窄最常見的病因。病變累及動脈全層,以中膜最重; 腎動脈病變多位于腎動脈開口部或近段,呈向心性局限縮窄,亦可呈串珠狀狹窄和擴張并存,側枝循環較廣泛。多見于青壯年女性,近90%病例在30歲以下。
2、動脈粥樣硬化:為國外最常見病因,在我國占第二位。老年男性多見,狹窄多位于腎動脈開口處(2cm內)多發,多累及雙側。
3、纖維肌結構不良:腎動脈狹窄主要發生于中1/3-遠1/3段,常延及分支。青年多發,女多于男。可主要侵犯內、中或外膜。
4、術后狹窄:主要見于腎移植術后,多由排斥反應所致。
溫馨提示:通過以上的介紹,相信大家對于腎動脈狹窄的病因已經有所了解了吧。希望大家在了解腎動脈狹窄病因的同時,還要針對該疾病做好預防措施,遠離疾病的侵害。而對于患上腎動脈狹窄的患者,在確診之后一定要積極的到正規醫院治療,切勿拖延,以免耽誤了較好的治療時機。
查看更多關于腎動脈狹窄的常見病因有哪些呢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