醛固酮增多癥藥物治療
時間:2016-09-22來源:求醫網
原醛癥的治療取決于病因。APA應及早手術治療,術后大部分患者可治愈。PAH單側或次全切除術亦有效,但術后部分患者癥狀復發,故近年來,有多采用藥物治療的趨向。APC早期發現、病變局限、無轉移者,手術可望提高生存率。IHA及GRA宜采用藥物治療。如臨床難以確定是腺瘤還是增生,可行手術探查,亦可藥物治療,并隨訪病情發展、演變,據最后診斷決定治療方案。
1.手術治療
為保證手術順利進行,必須作術前準備。術前應糾正電解質紊亂、低血鉀性堿中毒,以免發生嚴重心律失常。
2.藥物治療
凡確診IHA、GRA、及手術治療效果欠佳的患者,或不愿手術或不能耐受手術的APA患者均可用藥物治療。IHA的治療可選用以下藥物:
(1)醛固酮拮抗藥 螺內酯是原醛癥治療的優選藥物,它與腎小管細胞質及核內的受體結合,與醛固酮起競爭性遏制作用,致使潴鉀排鈉。當體內醛固酮過多時,螺內酯作用特別明顯,但醛固酮的合成不受影響,用藥期間,醛固酮的含量不變。
(2)鈣通道阻滯藥 可遏制醛固酮分泌,并能遏制血管平滑肌的收縮,減少血管阻力,降低血壓。
(3)血管緊張素轉換酶遏制劑 可使醛固酮分泌減少,改善鉀的平衡并使血壓降至正常。臨床常用的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西拉普利、貝那普利等,具體用法同高血壓的治療。常見的不良反應有咳嗽、皮疹、頭痛、胃腸道不適等。本藥與保鉀利尿藥合用時可引起高血鉀,應慎重。
(4)遏制醛固酮合成的藥物 氨魯米特(氨基導眠能),能阻斷膽固醇轉變為孕烯醇酮,使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合成受遏制。酮康唑,為咪唑衍生物,大劑量時可阻斷細胞色素P450酶,干擾腎上腺皮質的11β-羥化酶和膽固醇鏈裂酶活性,可使原醛癥患者醛固酮顯著減少,血鉀及血壓恢復正常。但不良反應較大,長期應用有待觀察。
(5)垂體因子遏制劑 賽庚啶為血清素遏制劑,可遏制垂體POMC類衍生物的產生,使患者醛固酮水平明顯減低,用于治療增生型原醛癥。但對血鉀和血壓及長期療效仍待觀察。有的作者試用醛固酮刺激因子(ASF)制劑或鴉片素拮抗劑治療IHA。
(6)糖皮質激素 地塞米松對GRA患者有效。適宜劑量可長期服用。必要時可加用一般降壓藥。用藥后可使血壓、血鉀、腎素和醛固酮恢復正常,使患者長期維持正常狀態。用藥期間需定期測血電解質、注意血鉀變化及藥物不良反應。
(7)腎上腺醛固酮癌 大多數APC患者確診時癌細胞已發生廣泛轉移,可考慮使用大劑量順鉑治療。
【本文由西安雁塔祈康中西醫結合醫院供稿】
查看更多關于醛固酮增多癥藥物治療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