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體腺瘤的的常見病因
時間:2014-10-21來源:求醫網
垂體腺瘤是一種嚴重危害人們健康的疾病,但是人們對這一疾病還是相當陌生的,但是隨著此病的發病率的逐年攀升,人們也越來越關注,垂體腺瘤的典型癥狀有內分泌失調、垂體功能減退或亢進、不孕不育等等。如不及時治療,會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因此我們一定要關注垂體腺瘤的病因知識,以便于對疾病更加的了解,為以后的治療做好鋪墊。
1、內分泌紊亂:
有分泌功能的垂體瘤分泌激素,造成患者PRL、GH、ACTH、TSH等激素的增高,從而引起月經失調、泌乳、易流產、不孕、性功能減退、肥胖、面形丑陋、巨人癥、手腳增大、毛發增多、皮膚粗糙等;垂體功能減低者則表現為乏力、怕冷等。
2、腫瘤周圍結構受損:
腫瘤增大后侵襲壓迫周圍重要結構,如視神經、海綿竇、腦底動脈、下丘腦、III腦室、腦干等,導致相應功能障礙,表現為視力減退、視野缺損、偏癱、眼球固定、復視、智力記憶障礙、精神改變、頭痛、腦積水等。
3、多臟器損害:
垂體激素分泌引起許多臟器功能損害,出現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腦動脈硬化,腦供血不足等。
4、代謝紊亂:
血鉀,鈉,氯,鈣減低,出現無力,嘔吐,惡心,腹瀉,腹脹,全身多處自發骨折(肋骨和椎體骨多見)。免疫功能低下:容易感冒,易患癌癥。心理壓力。垂體腺瘤 可發生在任何年齡,但好發 于青壯年,由于垂體瘤對人體生長、發育、身心、生育、全身多臟器功能有嚴重損害,患有垂體瘤疾病后應積極早期治療。
5、垂體細胞的突變:
根據對腫瘤細胞的克隆分析,目前認為大多數腦垂體瘤是由于體細胞的單克隆突變引起的,即腫瘤是垂體細胞的突變引起的。可以將腦垂體瘤分為有激素分泌功能的垂體瘤和無功能型腦垂體瘤。前者主要包括:垂體生長激素腺瘤、垂體泌乳素腺瘤、垂體ACTH腺瘤(又稱庫欣病)、垂體TSH腺瘤、垂體促性腺激素腺瘤等。由于垂體無功能腺瘤早期癥狀不明顯,所以發現時多數是以視力下降、視野缺損等視交叉壓迫癥狀就診,此時腫瘤多數為大腺瘤或巨大腺瘤。
以上就關于垂體腺瘤的病因介紹,希望對患者們有所幫助。另外,腫瘤生長緩慢,這種生物學特征決定了垂體腺瘤一般起病潛隱,早期可無癥狀,有的腫瘤甚至自始至終沒有癥狀,死后尸檢始被發現,在此,專家提醒患者,一旦被確診為垂體腺瘤,應及時與醫生溝通,盡快制定科學的治療方法進行治療。
查看更多關于垂體腺瘤的的常見病因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