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腎病綜合征生活誤區
時間:2016-10-24來源:求醫網
誤以為腎病綜合征患兒必須休學。對待這個問題,比較 科學的是實行生活管理分級標準:A級:腎病變活動需接受治療者,不能參加學習及一切文體、社會活動。B級:腎病變仍有活動性,但已處于恢復階段,可接受教 室學習,免體育活動及社會文化活動。C級:腎病綜合征停藥后病情處于緩解中,可接受教室學習及從事輕體育活動、文化活動。D級:腎病綜合征停藥后病情長期 處于緩解中,但運動后尿液仍有改變者,應防止劇烈運動及長時間體育活動。E級:腎病綜合征停藥后病情長期處于緩解中,運動后尿也無變化,可與健康兒同樣從 事正常生活,但仍需定期查尿。因此,除患兒水腫顯著或大量蛋白質,或嚴重高血壓者需短暫休學臥床休息外,其他的病情緩解后可逐漸增加活動量,繼續上學。
誤以為必須禁止患兒吃鹽。
腎病綜合征患兒顯著水腫和高血壓時,應短期嚴格限制水鈉攝入,病情緩解后不必限鹽。一般案例腎病活動期每日需給食鹽1~2克,以保證生長發育的需要。一定限鹽可導致患兒疲乏無力、惡心、嘔吐,嚴重者導致生命危險。
誤以為患兒應攝入高質白質飲食。
過多的食物蛋白攝入,在腎病未緩解時,只是尿中排出更多的蛋白,而且可能由于蛋白質的過度負荷,加重腎小球的損害。因此,目前主張適量蛋白飲食,同時供 給適量的能量。一般腎功能正常的腎病患兒,鑒于尿中長期丟失大量蛋白及小兒生長發育的需要,膳食中蛋白質的攝入量宜占每日總熱量的8%~10%,或每天 1.2~1.8克/公斤。伴有腎功能不全者宜減至每天0.5克/公斤。所給的蛋白質以優質蛋白(乳、魚、蛋、禽、牛肉等)為宜。三餐中蛋白質量的分配應重 點放在晚餐。此外,在應用皮質激素治療過程中,患兒食欲異常亢進,往往過度攝食致體重猛增,可能發現肝大、脂肪肝。對這些患兒熱量攝入應適當控制。
誤以為患兒應常規預防性使用抗生素。
感染是腎病綜合征發病的誘因,也是腎病綜合征的常見并發癥。一旦發生感染,包括感冒、腹瀉等,必須積極及時治療,否則可能引起感染擴散或使腎病綜合征加 重。因此,多數家長為了防止患兒感染,經常預防性使用抗生素。殊不知,腎病病人本身免疫力低,再加上服用激素,若再長期使用抗生素,則容易導致耐藥菌株的 產生及發生菌群失調、二重感染。所以,不主張腎病患兒預防性使用各種抗生素。
誤以為患兒不能行各種預防接種。
各種預防接種可能引起腎病復發,特別是對病理類型為微小病變型兒童,預防接種可能誘發或使病情加重。但對腎病患兒放棄或過度延遲接種疫苗是不明智的。腎 臟病患兒預防接種的原則是盡可能按照國家衛生部預防接種進行,但要避免使用活疫苗。在大量使用激素和免疫遏制劑時可相應延長接種時間,一般應在癥狀緩解半 年后進行。
誤以為西藥不能徹底治療腎病,而盲目濫用中藥。
絕大多數腎病綜合征患兒應用激素時加用一些中藥,例如六味地黃丸,可以減輕激素副作用,鞏固療效,防治復發。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能盲目崇拜而濫用中藥。 近年來有關中草藥引起腎病的報道越來越多,如馬兜鈴酸腎病。我國的中成藥如龍膽瀉肝丸、八正合劑等均含有馬兜鈴酸,患兒應用后,可出現腎間質纖維化,部分 病人短期內進展到腎功能衰竭、尿毒癥階段。
【本文由西安雁塔祈康中西醫結合醫院供稿】
查看更多關于兒童腎病綜合征生活誤區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