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癥背后的病因有哪些
時間:2016-12-28來源:求醫網
強迫癥背后的病因有哪些?如果能夠看到,強迫癥狀其實是個體自動自發的緩解焦慮情緒的快捷方式,在個體沒有解決現實問題,或者改變對事物的看法之前,強迫癥狀可以幫助個體很好的生存下去,使個體不至于在強烈的焦慮情緒體驗中崩潰,強迫癥狀的是在幫助個體,而并非是在危害個體。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1、癥狀的背后是焦慮
在個體沒有更好的方式放松身心、減輕焦慮之前,強迫癥狀的存在可以快速的緩解個體的焦慮情緒,使個體獲得片刻的心安。而強迫癥狀的存在則引發了更大的焦慮,這源于個體對強迫癥狀的看法,個體主觀判定強迫癥狀為不好的、病態的,擔心別人會用異樣的眼光看待自己,從而無法接受強迫癥狀的存在,并加以排斥和對抗。而通常這種對抗不僅沒有結果,而且還會進一步的壓抑焦慮情緒,從而個體主觀感覺焦慮、壓抑,感覺自己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思維、情緒和行為表現,有一種隨時可能會失控的感覺,進而感覺迷茫、無助、恐慌。這些感覺可以用"抓狂"兩個字來形容,個體通常表述難以忍受。沒有經歷過強迫困擾的人,通常也難以理解強迫者所感受到的痛苦。
2、焦慮的背后是不安
安全感的不足與個體過去的成長經歷、生活經驗有關。安全感不足的人,通常表現為過分的追求完好,總是對自己的現狀不滿意,給自己訂立過高的、不切實際的目標以此來挫敗自己,經常的否定、貶低自己,學習、工作拖延、低效率,做事嚴謹、呆板木訥,追求百分之百的確定感和答案。說的通俗一點,不像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更像是一部高度理智化、并且編輯好程序的機器人。所以強迫者周邊的人通常反應強迫者情感淡漠、不懂人心、不解風情。只有親身經歷過的焦慮強迫困擾的人才知道,強迫者在小心翼翼的維持著自己可憐的安全感。寶寶心里苦,但是寶寶不說,因為說了也沒人懂。
3、不安的背后是不可控
個體之所以會感覺不安,是因為個體感覺自己以及未來是不可控的,自己無法控制自己的想法、情緒和行為表現,無法控制周圍人對自己的看法,無法控制事態的發展變化,感覺未來變得非常不確定。人之所以能夠比較輕松的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是因為有一份對自己和周圍環境的了解和掌控感。一旦失去了這份掌控感,人就會變得非常焦慮,而焦慮情緒也是在提醒個體,"危險"隨時有可能會發生。
4、不可控的背后是自卑
不可控感來源于個體對自身能力和價值的懷疑,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和自身的價值,認為自己無法勝任、不配擁有,無法保護好自己現在擁有的,在未來也將無法獲得自己想要的。所以,焦慮、強迫癥狀多表現為坐立不安、反復思慮、重復檢查,生怕做不好或者出錯,會面臨嚴重的后果,輕則傾家蕩產、聲名狼藉,重則孤苦無依、性命不保。套用幾句成語: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草木皆兵、膽戰心驚。
5、自卑的背后是負性生活經驗
最讓強迫者痛苦的是不被周圍的人理解和接納,就連自己也無法理解和接納自己,每天承受著心理的痛苦努力的扮演一個正常人。
以上就是“強迫癥背后的病因有哪些”的說明,以上內容采用由表及里、由外而內的方式剖析了焦慮、強迫癥狀形成的原因。既然知道其發病原因,就要防止強迫癥的發生。
相關閱讀:
查看更多關于強迫癥背后的病因有哪些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