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癥治療藥物如何選擇
時間:2016-12-28來源:求醫網
眾所周知,目前治療精神分裂癥的方式主要還是要依靠藥物控制治療。那么如何選擇治療藥物成了很多患者以及患者家屬都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如果您對于精神分裂癥的藥物選擇不太了解,那么您可以往下繼續看,本文小編就為您來相信的介紹下精神分裂癥治療藥物如何選擇。
精神分裂癥治療藥物的選擇,主要應考慮到精神分裂癥臨床的癥狀特點以及患者自身的軀體狀況特點,具體選擇方式如下:
(1)急性期系統藥物治療精神分裂癥:首次發病的患者或者是緩解后又再次復發的精神分裂癥病人,應該選擇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力求系統和充分,追求得到較深的臨床癥狀緩解。一般的治療療程為8到10周左右。抗精神病藥物的常用的劑量如下:
①氯丙嗪:治療劑量一般為300~400mg/d。60歲以上老年人的治療劑量,一般為成人的1/2或1/3。
②奮乃靜:除鎮靜作用不如氯丙嗪外,其他同氯丙嗪。對心血管系統、肝臟和造血系統的副作用較氯丙嗪輕。適用于老年、軀體情況較差的患者。成人治療量40~60mg/d。
③三氟拉嗪:藥物不僅無鎮靜作用,相反有興奮、激活作用。有明顯抗幻覺妄想作用。對行為退縮、情感淡漠等癥狀有一定療效。適用于精神分裂癥偏執型和慢性精神分裂癥。成人劑量20~30mg/d。
④氟哌啶醇:是丁酰苯類藥物。本藥能較迅速地控制精神運動性興奮,有抗幻覺妄想作用,對慢性癥狀亦有一定療效。錐體外系副作用較明顯。成人治療劑量12~20mg/d。
⑤氟哌噻噸(三氟噻噸,復康素):本藥對陰性癥狀效果較好。劑量10~20mg/d。日量在20mg以上時,易出現錐體外系副作用。對造血系統、肝、腎無毒性作用。起效較快,2周內見效。
⑥珠氯噻噸(氯噻噸,高抗素):本藥對妄想、幻覺以及興奮、沖動等行為障礙效果較好。每片10mg,治療劑量40~80mg/d。起效較快,1周可出現療效。
⑦氯氮平:因其有明顯抗精神病作用,而錐體外系副作用甚輕,而開始應用于臨床。其主要缺點是可出現粒細胞減少甚至缺乏的副作用,出現率約1%左右。需要定期檢測,治療開始2個月需每周1次,3個月后需每2周1次。一旦出現粒細胞減少,應立即停藥。國內外雙盲研究資料顯示,氯氮平對急性精神分裂癥癥狀療效與氯丙嗪等相等同,但對難治性精神分裂癥療效優于氯丙嗪(Meltzer HY,1995)。國外對難治性精神分裂癥6周雙盲、多中心協作資料(Kane,1988),發現氯氮平600mg/d的療效優于氯丙嗪1200mg/d,前者20%有效,后者為4%。常用治療劑量300~400mg/d。
⑧舒必利(Sulpiride):臨床總療效與氯丙嗪相接近,對控制幻覺、妄想、思維邏輯障礙有效外,對改善病人情緒、與周圍人接觸亦有治療作用。治療平均劑量600~800mg/d。
20世紀90年代以來,出現了第二代新型抗精神病藥物。這類藥物的藥理作用不僅限于D2受體,同時作用于5-HT2受體及其他受體。其特點是錐體外系副作用等明顯低于第一代。
⑨利培酮(維思通):是5-HT2/D2受體平衡拮抗劑。其主要優點是錐體外系副作用較輕,除對妄想等陽性癥狀有效外,亦能改善陰性癥狀。國內多中心研究發現,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對陽性癥狀及陰性癥狀均有效,患者對該藥的耐受性及依從性也較好(顧牛范,1998)。成人治療劑量為3~4mg/d,個別可達6mg/d。
⑩奧氮平(奧蘭扎平):作用于D4、D3、D2受體及5-HT2、α2受體。較氯氮平的優點是無粒細胞缺乏的嚴重副作用,無錐體外系副作用。國內臨床研究發現,奧氮平對陽性、陰性癥狀以及一般精神病態均有良好療效,錐體外系不良反應少(舒良,1999)。成人治療劑量為5~20mg/d。
溫馨提示:以上就是“精神分裂癥治療藥物如何選擇”的全部介紹了。藥物選擇方面大家一定要謹慎小心,盡量多多聽詢下醫生的指導意見后再進行藥物治療,不要盲目的吃藥,或者吃一些不正規的藥。
相關閱讀
查看更多關于精神分裂癥治療藥物如何選擇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