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治病毒性肝炎的方法有哪些
時間:2017-01-19來源:求醫網
病毒性肝炎,這是由多種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臟病變為主的一種傳染病,此病的出現不僅僅會危害到患者的肝臟及其他臟器的健康,所以患者朋友必須要及時治療。那么醫治病毒性肝炎的方法有哪些呢?治療病毒性肝炎時,患者朋友必須遵循治療原則并積極的進行抗病毒治療。接下來我們看文章具體介紹吧,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抗病毒治療視病情而定,甲、戊型肝炎不會轉成慢性,不需抗病毒治療。真正的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多數可白愈不轉成慢性,若3個月后肝功能仍不好轉,再考慮抗病毒治療。急性丙型肝炎主張積極抗病毒治療。在一般對癥支持治療的基礎上,有效的抗病毒治療是關鍵。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復發及慢性丙型肝炎多主張抗病毒治療。目前抗病毒藥物效果均不夠理想,其中干擾素、拉米吱唉、氧化苫參堿(苦豆子中提取的生物堿)均有一定療效,但應到專科醫院治療,對重型肝炎不主張抗病毒治療。
α-干擾素能阻止病毒在宿主肝細胞內復制,且具有免疫調節作用。治療劑量每日不應低于100萬U,皮下或肌注每日1次,亦有隔日注射1次者。療程3~6個月。可使約1/3患者血清HBVDNA陰轉,HbeAg陽性轉為抗-Hbe陽性,HBVDNA聚合酶活力下降,HCVRNA轉陰,但停藥后部分病例以上血清指標又逆轉。早期,大劑量,長療程干擾素治療病毒性肝炎可提高療效。副作用有發熱、低血壓、惡心、腹瀉、肌痛乏力等,可在治療初期出現,亦可發生暫時性脫發、粒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貧血等,但停藥后可迅速恢復。
干擾素誘導劑,聚肌苷酸在體內可通過誘生干擾素而阻斷病毒復制,但誘生干擾素的能力較低。一般用量為2~4mg肌注,每周2次,3~6個月為一療程;亦有采用大劑量(每次10~40)靜泳滴注,每周2次者。對HbeAg近期轉陰率似有一定作用。無副作用。近又合成新藥Ampligen(PolyI:C·12U)是一種作用較聚肌胞強大的干擾素誘生劑。
阿糖腺苷及單磷阿糖腺苷主要能遏制病毒的DNA聚合酶及核苷酸還原酶活力,從而阻斷HBV的復制,抗病毒作用較強但較短暫,停藥后有反跳。Ara-A不溶于水,常用劑量為每日10~15mg/公斤,稀釋于葡萄液1000ml內,緩慢靜脈滴注12小時,連用2~8周,副作用為發熱、不適、納差、惡心、嘔吐、腹脹、全身肌肉及關節痛、血粘板減少等。
溫馨提示:以上就是關于“醫治病毒性肝炎的方法有哪些”的具體介紹了,小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病毒性肝炎對患者朋友的傷害非常大,所以在積極治療的同時要適當休息,一般根據不同病情給予適當的藥物輔助治療,還要避免飲灑使用肝毒性藥物及其它對肝臟不利的因素。
相關閱讀:
查看更多關于醫治病毒性肝炎的方法有哪些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