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療秋燥
時間:2015-02-10來源:求醫網
中醫認為,“主氣司呼吸”的肺與大氣直接相通,是最容易被燥邪侵犯的臟器,燥邪一旦經口鼻入侵于肺,耗傷津液,肺失于濡潤,影響其正常功能,咳嗽、咯痰等情況就會出現。尤以秋分前后,人體最易感受燥邪。
1、溫燥:燥邪傷及肺衛時,會出現鼻咽干燥、咳嗽等上呼吸道癥狀。這時要注意,燥邪傷肺有溫、涼之別。一般來說,初秋時氣溫還沒有明顯下降,這時多表現發熱、微惡風寒,頭痛少汗,口、唇、鼻、咽干燥,干咳無痰或痰少而黏,難以咯出,甚至痰中帶血,舌干苔黃等“溫燥”表現。可選用清肺潤燥、化痰止咳的蜜煉川貝枇杷膏或二母寧嗽丸。
2、涼燥:到了深秋,燥而偏寒的“涼燥”則更為常見,表現為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鼻塞、喉癢咳嗽、口干、微渴以及舌白而干。此時可用潤肺止咳的杏蘇止咳顆粒。
查看更多關于如何治療秋燥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