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該如何正確規范的治療乙肝
時間:2017-03-21來源:求醫網
臨床上該如何正確規范的治療乙肝?乙肝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慢性進展性疾病,一般大多數患者經過正規的治療后病情都會得到有效的控制,而且生活質量也會明顯提高,但是有些患者還是得不到有效的治療,主要是因為治療的不規范。那么,臨床上該如何正確規范的治療乙肝呢,專家表示,治療乙肝保肝的綜合治療很重要,但是抗病毒治療也是不容忽視的。
要想正確規范的治療乙肝必須擺脫以下錯誤的觀念:
1、抗病毒就是要終身服藥。
抗病毒治療乙肝并非需要終身用藥。當達到停藥標準,可根據醫生建議考慮安全停藥,并保持定期監測、隨訪。
2、只保肝,不抗病毒。
目前許多乙肝患者只通過吃中草藥等方法來達到保肝,只關注轉氨酶化驗是否正常,而不顧體內病毒一直存在,致使肝臟功能惡化,發生肝硬化和肝癌的機會大大增加。轉氨酶不是評價病情最可靠的指標。如果病情處于較好抗病毒治療時期,就應積極抗病毒。
3、E抗原轉陰就說明抗病毒治療成功了。
現在乙肝的治療目標是停藥后病毒持續遏制。這是一個系統工程,轉氨酶光下降不行,DNA光陰性不行,E抗原光轉換不行,最終的目標要達到停藥后的持續病毒遏制。
4、剛使用核苷類抗病毒藥物時不用考慮耐藥問題。
一旦耐藥發生,會導致病情反復、病程進一步惡化等不良后果,使乙肝治療的費用增加。因此,在初始選藥階段就要選擇低耐藥的。此外,治療期間要定期監測,嚴密觀察,在最早的時段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建議服藥前3個月每月隨訪一次,之后每3-6個月隨訪一次。
5、大三陽患者需要抗病毒,小三陽不需要。
真正反映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的是乙肝病毒DNA、肝功和臨床癥狀。2010年版國內慢乙肝防治指南提出,慢乙肝抗病毒治療的一般適應證包括:E抗原(乙肝病毒內核的一種主要結構蛋白)陽性者,乙肝病毒載量≥105/毫升;E抗原陰性者,乙肝病毒載量≥104/毫升。同時,對于一般的慢性肝炎,轉氨酶大于正常上限兩倍的患者,應該考慮進行抗病毒治療。
在了解清楚以上乙肝的治療誤區外,還要重視乙肝抗病毒治療的適應癥,乙肝抗病毒治療主要存在著治療不足的問題,同時也存在著過度治療的現象。例如,在我國乙肝防治指南中推薦,對于HBV復制的患者,谷丙轉氨酶(ALT)在2倍正常值上限是開始抗病毒治療的時機。但某些醫生在沒有肝活檢的情況下對于HBVDNA升高、ALT正常的慢性HBV攜帶者進行抗病毒治療,造成了患者精神及經濟上的上的負擔,也不會產生好的治療效果。對這類人群應定期進行隨訪,如有慢性乙肝的證據再及時抗病毒治療。
以上就是關于“臨床上該如何正確規范的治療乙肝”的具體介紹,希望可以幫助到廣大患者朋友。專家提醒我們,在治療乙肝這種疾病時千萬不要聽信所謂的“偏方”、“優秀秘方”及廣告宣傳,過分夸大治療效果,這樣會影響我們的治療效果。
查看更多關于臨床上該如何正確規范的治療乙肝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