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前檢查都需要檢查哪些
時間:2017-09-01來源:求醫網
很多孕期的準媽媽們要想了解孩子是否健康,則是需要做產前檢查的,只有通過一些檢查才能夠確定孩子是否在孕期患有別的疾病,做產前檢查孕婦一定要找準合適的時候,并不是每日都可以做的,那么產前檢查都需要檢查哪些您知道嗎?如果不知道的朋友可以看下下面的介紹喲。
產前檢查的內容:
1、測身高、體重:最初做產前檢查時測一次即可。醫生將通過身高和體重的比例來估算你的體重是否過重或過輕,以及盆骨大小。體重,是每次孕期檢查的必測項目。產前檢查通過準媽媽咪的體重可以間接檢測胎兒的成長。整個孕期體重增加約為12.5公斤,之后每周增350g~500g之間。增得太多易出現并發癥,心臟負擔過重;增得太少又會導致胎兒營養吸收得不夠,影響胎兒的正常生長。
2、量血壓:是每次產前檢查的必測項目。一般,標準值不應超過140/90mmHg,或與基礎血壓(孕前血壓)相比增加不超過30/15mmHg。血壓高是妊娠高血壓疾病的癥狀之一,一般20周以后會發生,它將影響胎兒的發育成長。所以每一次產前檢查都要量血壓,看看是否在基礎血壓上有升高,來預測或觀察孕婦是否會得妊娠高血壓疾病。
3、產前檢查需要檢查宮高與腹圍:準媽媽咪的宮高、腹圍與胎寶寶的大小關系非常密切。孕早期、孕中期時,每月的增長是有一定的標準的。每一個孕周長多少,都是需要了解的。而且到后期通過測量宮高和腹圍,還可以估計胎兒的體重。所以,做產前檢查時每次都要測量宮高及腹圍,以估計胎兒宮內發育情況,同時根據宮高妊娠圖曲線以了解胎兒宮內發育情況,是否發育遲緩或巨大兒。如果連續2周宮高沒有變化,準媽媽咪需立即去醫院。
4、浮腫檢查:懷孕后,尤其是5~6個月以后,因為胎兒的增大和羊水的增多,宮體對下肢血管的壓迫使下肢血液回流不暢造成脈壓增高,下肢容易出現浮腫。這不是一種病癥。產前檢查都需要檢查哪些?但是浮腫也是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表現之一,所以要區分清楚是妊娠期的水腫還是妊娠高血壓疾病所引起的浮腫。如果浮腫現象嚴重,必要時就要進行利尿治療。
5、血液檢查:產前檢查血液,通常在第一次產檢最為細致,包括很多項目,如肝功能、腎功能、血型(ABO)、巨細胞、風疹、弓形體病毒感染、梅毒篩選等,如果要保留臍血還要做HIV檢查,即艾滋病毒檢查。孕婦檢查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種健康檢查,很多時候母體根本感覺不到,但卻是在無意中便影響到了胎兒,對分娩、繼續妊娠都有影響。為了優生優育,做這些產前檢查很有必要。
6、尿檢:進入產科檢查后,每次產前檢查都要進行尿檢。檢查尿液中是否有蛋白、糖及酮體,鏡檢紅細胞和白細胞,尤其是蛋白的檢測,可以提示有沒有妊娠高血壓等疾病的出現。有問題可根據情況及時處理。如有血尿的情況下,就需進一步檢查是不是腎結石、膀胱結石等。
以上就是小編請專家針對產前檢查都需要檢查哪些的全部介紹了,希望上述介紹能夠幫助各位讀者朋友喲,同時小編也在文章的最后提醒各位讀者朋友,做產前檢查一定要到正規的醫院去,切不可到一些小診所,防止影響寶寶的生長。
查看更多關于產前檢查都需要檢查哪些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