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高原肺水腫的方法
時間:2015-03-06來源:求醫網
肺水腫是肺臟內血管與組織之間液體交換功能紊亂所致的肺含水量增加本病可嚴重影響呼吸功能,是臨床上較常見的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高原肺水腫是指近期抵達高原(一般指海拔3000米以上),出現靜息時呼吸困難、胸悶壓塞感、咳嗽、咳白色或粉紅色泡沫痰,患者感全身乏力或活動能力減低。
進入高山前應對心理和體質進行適應性鍛煉,如有條件者較好在低壓艙內進行間斷性低氧刺激與習服鍛煉,以使機體能夠對于由平原轉到高原缺氧環境有某種程度的生理調整。目前認為除了對低氧特別易感者外,階梯式上山是預防急性高原病的最穩妥、最安全的方法。專家建議,初入高山者如需進4000m以上高原時,一般應在2500~3000m處停留2~3天,然后每天上升的速度不宜超過600~900m。到達高原后,頭兩天避免飲酒和服用鎮靜催眠藥,不要作重體力活動,但輕度活動可促使習服。避免寒冷,注意保溫,主張多用高碳水化合物飲食。上山前使用乙酰唑胺,地塞米松,刺五加,復方黨參,舒必利等藥對預防和減輕急性高原病的癥狀可能有效。
早期輕癥患者,注意適當休息,防寒保暖,避免煙酒,低鹽飲食,配用一些鎮靜劑,血壓多可下降。高原上要吃好三餐飯,有一條經驗;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高原氣壓低,水的沸點也低,應用高壓鍋做飯,使員工吃上熱飯,熟飯。注意改善主、副食品種花樣,善用調味品,使菜肴味美氣香,刺激食欲。
查看更多關于預防高原肺水腫的方法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