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腫有哪些癥狀
時間:2015-03-13來源:求醫網
常見癥狀
下腹墜脹 下腹部包塊 下腹疼痛 月經失調 腹水
一、癥狀
卵巢囊腫在早期并無明顯的臨床表現,患者往往因其他疾病就醫在行婦科檢查時才被發現。以后隨著腫瘤的生長,患者有所感覺,其癥狀與體征因腫瘤的性質、大小、發展、有無繼發變性或并發癥而不同。患者未觸及下腹腫塊前的最初癥狀是下腹不適感,表現為下腹或骼窩部充脹、下墜感。按腹部而發現腹內有腫物,感覺腹痛,月經出現紊亂,囊腫而發生扭轉,則有嚴重腹痛腹帳、呼吸困難、食欲降低、惡心及發熱等。較大的囊腫會對膀胱附近造成壓迫,引起尿頻和排尿困難。
1、腹部腫塊
中等大以下的腹內腫塊,如無并發癥或惡變,其最大特點為可動性,往往能自盆腔推移至腹腔。 腫塊一般無觸痛,但如有并發癥或惡變,則不僅腫塊本身有壓痛,甚至出現腹膜刺激癥狀。
2、腹水征
腹水存在常為惡性腫瘤的特征,但良性囊腫如卵巢纖維瘤及乳頭狀囊腺瘤亦可產生腹水。 內分泌癥狀 如多毛、聲音變粗、陰蒂肥大等為男性化囊腫。
3、惡病質
其特征是腹部極度膨大、顯著消瘦、痛苦的面部表情及嚴重衰竭。
臨床上對于卵巢瘤的診斷應達到4個要求:(1)是否卵巢腫瘤;(2)是何種卵巢腫瘤;(3)有無并發癥;(4)何側生長。
卵巢腫瘤的診斷往往因腫瘤的大小、性狀不同而有難易之別,詳細詢問病史時不僅注意生殖器官,并需注意周身情況與其他重要器官的有關病史;結合臨床表現與體檢,除注意腫瘤本身的特征外,尚應了解周身情況,故不僅婦科檢查,而周身檢查,特別是腹部檢查亦極重要。必要時借助其他輔助診斷方法,再結合病史經過全面分析后,方能得到正確的診斷。
卵巢腫瘤患者可能有腹部腫塊史,而并無嚴重的癥狀或其他對于身體的影響;通過腹部視診、觸診及雙合診,一般能查清子宮及腫塊的境界,腫塊且有一定的活動度。小的卵巢腫瘤雖無癥狀,一般伴有月經障礙、炎癥或不孕情況而卵巢瘤相應小者均無此種現象。
不同的囊腫類型:
卵巢冠囊腫:較普通卵巢囊腫少見,其大小有明顯差距,少數位于傘部有蒂的囊腫,發生扭轉會有劇烈疼痛的癥狀出現。一般病變部位為單側性,雙側的患者極少部分病例出現惡變,最終形成實質性的癌瘤。
黃體囊腫:以生育年齡婦女為最多見。有自發退化的趨勢,而且多無癥狀,臨床上也有極少數自行消失的病例。囊腫一旦破裂就會引起內出血或急腹癥。
卵巢巧克力囊腫破裂:發病多在月經前或月經周期后半期(黃體期),因月經期前后囊腔內反復出血囊內壓急劇增高,易自發破裂或受重力擠壓或婦科檢查,而使囊腫破裂。
卵巢黃體囊腫破裂:一般于月經周期第20~27天,突然下腹疼痛、惡心、嘔吐、大小便頻繁感。亦有少數患者腹痛發生于月經中期或30~40天。
四、分類: 關于卵巢瘤類別的診斷
根據腫瘤生長的快慢、大小、性狀、側別、活動度、有無并發癥并結合其他輔助檢查(如B超、CT、MRI等)所得,多數在治療前能獲得較確切的診斷。
1.卵巢黏液性腫瘤:腫瘤雖大而無顯著癥狀,囊性而略帶充實感,形狀稍不規則者。
2.卵巢纖維瘤:大如手拳、實性、表面有結節感、浮動于腹水中,并有一側胸腔積液者。
3.囊性畸胎瘤:同樣大,實性而較軟,雙側生長,并無月經影響者。
4.良性腫瘤惡變:若以上情況突然生長迅速,并有腫瘤之一部變硬(癌變)或變軟(壞死、出血),由原先之可動變為固定。
5.原發性惡性卵巢瘤:起始即為實性,雙側生長,發展迅速,伴有腹水,甚至一側下肢水腫,營養不良,以腺癌為多見。
6.胃腸道的轉移瘤:先有胃腸道癥狀,隨后發現雙側卵巢實性腫瘤。
查看更多關于卵巢囊腫有哪些癥狀的相關常識>>
婦產科疾病
- 婦科炎癥
- 婦科腫瘤
- 宮頸糜爛
- 月經不調
- 子宮內膜異位癥
- 更年期綜合癥
- 卵巢囊腫
- 外陰白斑
- 乳腺增生
- 女性不孕
- 婦科疾病
- 子宮肌瘤
- 盆腔炎
- 恥骨聯合分離癥
- 乳頭溢液
- 積乳囊腫
- 絕經
- 功血
- 陰道痙攣
- 卵巢性不孕
- 原發性痛經
- 子宮性不孕
- 妊娠期急性脂肪
- 急性宮頸炎
- 慢性子宮內膜炎
- 妊娠嘔吐
- 宮頸性不孕
- 霉菌性外陰炎
- 婦科檢查
- 細菌性陰炎
- 盤腔炎
- 子宮息肉
- 輸卵管積水
- 產褥期乳腺炎
- 乳頭內陷
- 卵巢炎
- 乳房脹痛
- 白帶異常
- 崩漏
- 閉經
- 滴蟲性外陰炎
- 滴蟲性陰道炎
- 附件炎
- 黃體囊腫
- 結核性陰道炎
- 卵泡囊腫
- 霉菌性陰道炎
- 輸卵管炎
- 外陰炎
- 細菌性陰道炎
- 陰道炎
- 子宮頸息肉
- 子宮頸炎
- 子宮內膜息肉
- 子宮內膜增生
- 子宮肉瘤
- 子宮脫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