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腫瘤的飲食調理
時間:2015-03-19來源:求醫網
骨腫瘤患者要注意攝取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高維生素、高營養食物,多食用有利于毒物排泄和解毒的食物,如綠豆、赤小豆、冬瓜、西瓜等。患者還宜多吃具有抗骨腫瘤作用的食物,如山羊血、鱟、蟹、羊腦、海參、牡蠣、鱉、龜、沙蟲、鹿血、大葉菜、麥片等。
【藥膳食療】
1,石膏粥:
[組成]生石膏100 g,粳米50 g,清水適量。
[制作]先將生石膏放在沙鍋中。加清水適量煎煮,去渣取汁,用其汁液煮粳米成粥。
[用法]不拘時服。
[功效]清熱止渴,潤燥定痛。
[適應證]適用于骨癌化療、放療后出現發熱、口腔潰瘍等不良反應嚴重者。
[方解]生石膏味辛甘、寒,入肺、胃經,能解肌清熱,除煩止渴,用于治療熱病狀熱不退,心煩神昏,語發狂,口渴咽干,肺熱喘急,中暑自汗,胃炎頭痛,牙痛、熱毒雍盛,發斑發疹,口舌生瘡,有一定的防癌緩癌作用。對骨癌也有一定的遏制作用。粳米則能保護胃黏膜。
[使用注意]脾胃虛寒及血虛、陰虛發熱者忌服。
2,魚鱗湯:
[組成]較大型魚類(如大鯉魚等)的魚鱗50~100 g,生姜3片,蔥、黃酒、食鹽、味精各少許。
[制作]把魚鱗用清水洗凈,加生姜隔火燉2個小時,使魚鱗中鈣、磷、鐵等物質溶解在湯中,然后加上蔥、黃酒、鹽、味精等,即成美味魚鱗湯。
[用法]早、晚佐餐服食。
[功效]健脾補血,開胃消食。
[適應證]適用于骨癌晚期身體虛弱、出現貧血現象者。
[方解]魚鱗性味甘、淡,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姜性味辛、熱,入脾、胃、肺經,溫中散寒,回陽通脈,能治療心腹冷痛,吐瀉,肢冷脈微,寒飲喘咳,風寒濕痹,陽虛吐、衄、下血。對骨癌晚期有一定的輔助治療。
[使用注意]陰虛內熱、血熱妄行者及孕婦忌服。
3,滋補素海參:
[組成]水發黑木耳200 g,水發紫菜50 g,素油250 g,醬油25 g,糖20 g,食鹽、水淀粉各10 g,味精、料酒各5 g,高湯500 g,蔥、姜、麻油各少許。
[制作]將黑木耳、紫菜擠干水分,剁成極細碎末,水淀粉和它們一起充分混合,加少許鹽揉成粉團,分10~12份,搓成長8 cm的橄欖形。炒鍋放素油,燒至五六成熟,逐一放入橄欖形“海參”生坯,炸至“海參”體積膨脹,外表飽滿,內部炸透,倒入漏勺瀝油。炒鍋放火上,加少量油,放姜、蔥,炒出香味放入素海參,立即烹酒、加湯,醬油,鹽、糖。小火煨45分鐘左右,加味精,勾芡,淋麻油,放入盤中即可。
[用法]佐餐服食。
[功效]能益氣活血,消堅化積。
[適應證]主要適用于骨癌局部疼痛、麻木,身體瘦弱患者。
[方解]黑木耳性味甘、平,入胃、大腸經,有涼血、止血的功效,能治療腸風、血痢、血淋、崩漏、痔瘡。黑木耳中含有脂肪、粗纖維、磷、鐵、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等,有很高的藥用價值。紫菜性味甘、咸,寒,入肺、胃經,含有氨基酸、維生素A、葉酸及葡萄糖、果糖等,有軟堅散結,清熱化痰,利尿,能治療癭瘤,瘰疬,肺熱咳嗽,痰黃稠,水腫,腳氣等。兩者合用,取長補短,能益氣活血,消堅化積,對治療骨癌晚期身體消瘦、氣血虧虛、疼痛不止者有一定的幫助。
[使用注意]脾胃虛寒濕滯者忌用。食多令人腹脹如口吐白沫,飲少許熱醋可解。
4,乳香蛋丁:
[組成]乳香1,5 g,鮮**2枚,牛奶400 mL,青豆、淀粉各50 g,豬油30 g,精鹽、味精各少許。
[制作]牛奶中加入乳香、蛋清、味精和鹽,調勺,將**黃打碎,稍加味精、精鹽,上籠蒸熟后切成小塊。青豆煸炒至熟,再置炒鍋于火上,放入豬油燒熱,倒入調勺的牛奶和蛋清,不斷地翻炒成粥狀,起鍋裝盤,再撒入蛋黃丁和青豆于面上,即可食用。
[用法]佐餐服食,3次/d。
[功效]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適應證]適用于骨癌氣滯血瘀型疼痛甚者。
[方解]乳香性味辛、苦、溫,入心、肝經,能活血定痛、伸筋,外用有消腫、止痛、生肌的作用。因骨癌晚期疼痛厲害,可用于鎮痛,亦用于補損和瘀血阻滯及癰腫作痛等癥,常與沒藥同用。方中牛奶、**等營養品,能提高病人的抵抗力,對骨癌晚期出現身體消瘦、營養不良和疼痛等癥有一定的幫助。
[使用注意]無瘀滯者及孕婦忌用。
查看更多關于骨腫瘤的飲食調理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