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齊的西醫治療方法
時間:2015-03-20來源:求醫網
心律不齊的治療應包括發作時治療與預防發作。心律不齊的治療是一個相對復雜的過程。除病因治療外,尚可分為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兩方面。
主要有以下幾項:
1、祛除誘因:消除各種能引起心律不齊的因素,有心律不齊者應避免吸煙、飲酒,不要飲濃茶和咖啡;如果心律不齊是藥物引起的,要停用該藥物。
2、治療病因:治療病因是治療心律不齊的主要方法。病因治療包括糾正心臟病理改變、調整異常病理生理功能(如冠脈動態狹窄、泵功能不全、自主神經張力改變等),比如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引起的竇性心動過速,甲狀腺功能恢復正常后竇性心動過速也就得到了矯正;冠心病心肌缺血介導的心律不齊,解除了動脈的狹窄,心肌得到正常的血液灌注,心律不齊就會隨之消失。房室折返或房室結折返性心動過速,阻斷了引起折返的多余通道,心動過速就會得以終止。
1、針對心律不齊的治療
(1)藥物治療:是心律不齊的主要治療方法。由于心律不齊的復雜性,藥物作用的方式和途徑也不一樣。一般藥物的應用以口服為主,急性發作則采用靜脈或氣霧用藥。外用藥物應用較少。由于心律不齊機制復雜而多樣,許多因素還不很清楚,所以臨床用藥有一定難度。一般原則應根據心律不齊的發生機制,選擇作用針對性強,療效明顯而不良反應小的藥物。藥物治療緩慢心律不齊一般選用增強心肌自律性和(或)加速傳導的藥物,如擬交感神經藥(異丙腎上腺素等)、迷走神經遏制藥物(阿托品)或堿化劑(克分子乳酸鈉或碳酸氫鈉)。治療快速心律不齊則選用減慢傳導和延長不應期的藥物,如迷走神經興奮劑(新斯的明、洋地黃制劑)、擬交感神經藥間接興奮迷走神經(甲氧明、苯福林)或抗心律不齊藥物。
(2)電學治療:心律不齊的電學治療近年來發展很快,既有緊急情況下的電復律,也有治療心律不齊的導管消融。主要有:
①電復律(同步或非同步):包括最常用的體外電復律、外科應用的經胸心外膜電復律、經食管電復律、電生理檢查時的心腔內電復律和ICD等。直流電復律和電除顫分別用于終止異位性快速心律不齊發作和心室顫動,用高壓直流電短暫經胸壁作用或直接作用于心臟,使正常和異常起搏點同時除極,恢復竇房結的最高起搏點。為了保證安全,利用患者心電圖上的R波觸發放電,避免易惹期除極發生心室顫動的可能,稱為同步直流電復律,適用于心房撲顫、心房顫動、室性和室上性心動過速的轉復。治療心室撲動和心室顫動時則用非同步直流電除顫。電除顫和電復律療效迅速、可靠而安全,是快速終止上述快速心律不齊的主要治療方法,但并無預防發作的作用。
②電刺激法:是一種經食管或心腔內快速刺激而終止心律不齊的方法。
③起搏治療:心臟起搏器多用于治療緩慢心律不齊,以低能量電流按預定頻率有規律地刺激心房或心室,維持心臟活動;亦用于治療折返性快速心律不齊和心室顫動,通過程序控制的單個或連續快速電刺激中止折返形成。
④導管消融:該法發展較快,治療的范疇和適應證不斷擴展,治療效果也越來越好。
(3)機械治療:比如刺激迷走神經、壓迫眼球、刺激咽部等。
(4)手術治療:包括旁路或慢通道切斷、長QT時的交感神經節切斷、室性心動過速的手術治療等。
查看更多關于心律不齊的西醫治療方法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