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潰瘍的西醫治療方法
時間:2015-03-20來源:求醫網
胃潰瘍是一種慢性病,易復發,病程長,可并發出血、穿孔、幽門梗阻、惡變等并發癥。無論內科治療或選擇外科治療都應達到消除癥狀,促進潰瘍愈合,預防復發和避免并發癥的目的。否則治療將達不到要求甚至是失敗的。臨床上隨著各種H2受體阻滯劑和質子泵遏制劑的應用,大部分都可以經非手術治療而治愈。需手術治療的僅占10%,而且急診手術(穿孔、出血)比例增高,擇期手術比例呈下降趨勢。
1、一般治療 隨著對胃潰瘍發病機制的研究,一般治療已顯得日益重要。其中飲食和生活規律的調節是重要方面。包括停止吸煙、飲酒、嚼食檳榔等刺激性強的食物,飲食三餐有規律、有節制。對于生活工作學習緊張的病人,注意休息和勞逸結合甚至臥床休息都是必要的。
2、藥物治療 根據胃潰瘍的發病機制及藥物作用特點分成:抗酸制劑、壁細胞各種受體阻斷劑、黏膜保護劑及抗幽門螺桿菌抗生素4大類。
3、手術治療 隨著醫藥事業的發展和藥物在消化性潰瘍治療中的作用,消化性潰瘍在治療上有了很大變革。目前應用的抗潰瘍藥物可在4周內使75%的潰瘍愈合,8周內使 85%~95%的潰瘍愈合。藥物治療后復發率也在不斷下降。而且大量臨床資料顯示擇期手術在減少,急診手術(尤其是因穿孔、大出血)比例在上升。但對于胃潰瘍外科手術治療較十二指腸潰瘍手術治療的適應證要適當放寬。理由如下:①藥物治療后仍有40%病人會復發,難以治愈。②胃潰瘍較十二指腸潰瘍更容易發生出血、穿孔,且較嚴重,高齡患者多,病死率更高。③10%~20%的胃潰瘍可合并十二指腸潰瘍,內科藥物治療難治愈,多需手術治療。④胃潰瘍可發生癌變,發生癌變率為1.5%~2.5%。且胃潰瘍與早期胃癌有時難以鑒別,有相當部分資料顯示術前診斷為良性潰瘍,術后病檢都報告為胃癌。Mountoford 報道265例良性潰瘍,隨訪3年,竟有14%最后被證實為惡性,顯然包括原發性惡性潰瘍在內。因此活檢即使未發現癌細胞,如潰瘍長期不愈,也應手術治療。
查看更多關于胃潰瘍的西醫治療方法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