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蟲病患者的食療方
時間:2014-12-24來源:求醫網
蛔蟲病常發于兒童,是一種常見的由蛔蟲引起的腸道寄生蟲病。患者因食用被蛔蟲卵污染的食物或飲水而感染。蛔蟲病患者可有上腹部及臍周反復發作性疼痛,咳嗽、發熱、蕁麻疹、睡眠時磨牙等癥狀。本文主要介紹幾款蛔蟲病患者的食療方。
蛔蟲寄生于小腸內,乳白色,形似蚯蚓,蟲卵隨糞便排出體外。鞏膜血管末端可見藍色小點,面部有斑片狀色素變淺等,如蛔蟲誤人膽道則可致膽道蛔蟲癥。
蛔蟲病患者的食療方:
方1 瓜仁丸
組成:黑生絲瓜子適量。
用法:將子去皮取仁,空腹溫水送服。每次50粒,每日食1次。
功效:安蛔驅蛔。
主治:蛔蟲病,臍周腹痛,時作時止,不思飲食,面黃肌瘦,鼻孔作癢,面有蟲斑。
來源:韓冰.國內分科食療大全.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1995,3l
方2 菜椒散
組成:胡蘿卜籽5克,川椒末5克。
用法:將胡蘿卜籽微炒香,研末,與川椒末拌勻,空腹服下,每日2次。
功效:健脾驅蛔。
主治:蛔蟲病,臍周腹痛,胃脘嘈雜,惡心嘔吐,面黃肌瘦。
來源:韓冰.國內分科食療大全.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1995,3l
方3 桃葉汁飲
組成:鮮桃葉60片。
用法:把新鮮桃樹葉洗凈打爛,開水沖泡,連渣服下。
功效:安蛔驅蛔。
主治:蛔蟲病,小兒臍周腹痛,鼻孔作癢,飲食欠佳,睡中蚧齒流涎,面黃肌瘦。
來源:民間驗方。
方4 胡椒綠豆散
組成:胡椒、綠豆各4大粒。
用法:上二味同研成細末,酒調服。
功效:安蛔止痛。
主治:蛔蟲病,突然發生胃脘及右脅部疼痛,痛引背心及右肩,并常伴蛔蟲吐出,平時臍周腹痛時作,面黃肌瘦,鼻孔時癢。
來源:民間驗方。
方5 香榧子丸
組成:香榧150克。
用法:將香榧炒熟,清晨空腹細嚼咽下。
功效:安蛔驅蛔。
主治:蛔蟲病,臍周疼痛,時作時止,胃脘嘈雜,面黃肌瘦。
來源:民間驗方。
方6 梅椒煎子
組成:花椒10克,烏梅15克。
用法:上二味水煎。每日1劑兩煎,分次服。
功效:安驅蛔蟲。
主治:蛔蟲病,臍周疼痛,鼻孔作癢,睡中蚧齒流涎,面黃肌瘦,或突然胃脘及右脅部疼痛較劇,惡心嘔吐,輾轉不安。
附注:烏梅能使膽囊收縮,可促使蛔蟲從膽道內排出。
來源:韓冰.國內分科食療大全.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1995,32
方7 芝麻蔥梅煎
組成:芝麻秸250克,蔥白50克,烏梅30克。
用法:上三味水煎空腹服,每日1劑兩煎,連用3天。
功效:安蛔驅蛔。
主治:蛔蟲病,臍周時常作痛,鼻孔作癢,睡中齡齒,飲食不佳,面黃肌瘦,惡心嘔吐。
蛔蟲病患者的食療方可在該病常發的地區經常食用,適用于所有兒童。蛔蟲病的治療主要為服用驅蟲藥,蛔蟲病的預防主要為加強糞便無害化管理,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注意個人衛生。
查看更多關于蛔蟲病患者的食療方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