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指畸形是怎么診斷的
時間:2015-03-21來源:求醫網
分型
1、按并連組織的結構分型
①單純性并指:僅有相鄰手指的皮膚、結締組織相連,指間隙皮膚寬窄不一,X線片示并指間界限清楚,故又稱為軟組織性并指。
②復雜性并指:兩指或多個手指間除有連續的皮膚軟組織相連外,還有指骨間的融合,或神經血管及肌肉肌腱相連,故又稱為骨性并指。
2、按并連的程度分型
①完全性并指:從相鄰手指的基底到指尖完全相連。
②不完全性并指:僅相鄰手指的部分組織相連。
③復合性并指:即并指合并其他畸形,如尖頭并指、短指并指、裂指并指、多指并指以及環形溝并指等。
3、混合分型
單純性完全并指、單純性不完全并指、復雜性完全并指、復雜性不完全并指、復合性并指。
分級
所有的手部先天性畸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外形及功能上的損害,為了有效地衡量其畸形及損害程度,Eaton和Lister(1990)對先天性并指畸形程度進行了分級。畸形損害程度的分級包括三部分:指蹼粘連程度分級、骨結構畸形及活動范圍分級、形態損害分級。其分級還應根據手功能評定的方法,測定手各部的主動活動范圍及被動活動范圍,但從客觀上對于一個1~2歲的患兒來說,取得這些數據是不容易的。這一分級方法,不僅便于選擇手術方法,而且可以作為手術效果的評定依據。
1、指蹼粘連程度分級
測量較長的手指,取其手指完全伸直及外展位時,指蹼到掌骨頭距離與掌骨頭到指尖距離之比例。其標準為:
Ⅰ度:正常,≤1/8掌骨頭到指尖距離。
Ⅱ度:1/8~1/4掌骨頭到指尖距離。
Ⅲ度:1/4~3/8掌骨頭到指尖距離;Ⅳ度:>3/8掌骨頭到指尖距離。
2、骨結構畸形及活動范圍分級
主動外展范圍的分級:
Ⅰ度:拇-示指外展≥60°,手指外展≥30°。
Ⅱ度:拇-示指外展45°~60°,手指外展20°~30°。
Ⅲ度:拇-示指外展30°~45°,手指外展10°~20°。
Ⅳ度:拇-示指外展<30°,手指外展<10°。
主動伸指或屈指程度的分級:以伸指不足及屈指不足的厘米數來測量,拇指則以外展功能失去的厘米數測量:Ⅰ度:指伸或指屈范圍減少在0.5cm以下;Ⅱ度:指伸或指屈范圍為0.5-1.0cm;Ⅲ度:指伸或指屈范圍為1.0-2.0cm;Ⅳ度:指伸或指屈范圍>2.0cm。
查看更多關于并指畸形是怎么診斷的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