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癲癇的常見治療方法有哪些
時間:2015-03-21來源:求醫網
小兒癲癇的治療目的是控制癲癇發作,提高患兒生活質量。正確的診斷是合理治療的前提。癲癇的綜合治療包括藥物治療(以抗癲癇藥物治療為主)和非藥物治療(預防危險因素、心理治療、外科治療、酮源性飲食治療及病因治療等)。
1.抗癲癇藥物治療:抗癲癇藥物是控制發作的主要手段。
2.預防復發:尋找患者癲癇的病因和誘發因素,應避免各種誘發因素,如感染、外傷、過度興奮、睡眠剝奪、有害的感光刺激等,減少癲癇復發的幾率。
3.外科治療:其適應證主要是長期藥物治療無效的難治性癲癇、癥狀性部分性癲癇。近些年來發達國家的外科治療,術前定位、術后評價有了迅速發展,文獻報告術后70%癲癇又獲得不同程度改善和治愈。掌握手術的適應證并進行術前各種檢查如腦電圖、硬膜下腦電圖、SPECT及PET明確異常的部位,癲癇的起源;頭部CT及 MRI明確腦部結構改變;特別是新近開展的FMRI和IAP檢查既判斷病灶的位置,還可確定腦部重要的皮質功能,對于手術的選擇很有幫助。至于手術種類常見有大腦半球切除術、皮質切除術、胼胝體切除術、立體定向手術及顳葉切除術等,以達到切除病灶或阻斷癲癇放電通路。術后評估甚為重要,除觀察臨床發作外,還要進行神經心理測定、觀察兒童生長發育。 4.癲癇持續狀態治療 驚厥性癲癇持續狀態急救治療參見小兒驚厥,是防治的重點;非驚厥性癲癇持續狀態雖不會導致危及生命的全身并發癥,但臨床仍應積極處理,可用氯硝西泮(氯硝基安定)等治療。
4.其他治療:
(1)對于難治性癲癇患者還可使用非抗癲癇藥物輔助治療:鈣離子拮抗藥(尼莫的平和氟桂利嗪)可以遏制鈣離子內流,保護受損神經細胞,同時可預防血管痙攣及防治其引起的腦局部缺血缺氧;輔以使用自由基清除劑、維生素E,具有穩定細胞膜作用;根據癲癇的神經免疫損傷機理,有人主張靜脈注射人血丙種球蛋白治療嬰兒痙攣與Lennox-Gastaut綜合征,0.4g/(kg·d),用5天,取得一定療效。
(2)部分癲癇患兒伴有不同程度的腦損害,對癲癇小兒發育遲緩、心理障礙、行為異常及學習教育研究已成為日漸關注的問題。針對運動、語言、智力障礙患兒進行早期康復訓練;開展特殊教育及社會關愛活動,最大限度地發揮孩子的潛能,提高癲癇兒童的生活質量。
查看更多關于小兒癲癇的常見治療方法有哪些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