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藥物中毒根本原因在于“缺醫少藥”
時間:2015-03-21來源:求醫網
在藥店,家長會發現治療同一種疾病有著不同的藥,有時這些藥還是同一個品牌。藥品會按成人用藥和兒童用藥來區分;而兒童用藥劑量一般按年齡或體重給服。家長一定要選針對自己孩子疾病的兒童用藥,并且嚴格按照說明書上的指示做。不可把同樣的成人藥減半給孩子服用,因為并不是簡單地把藥片一切二就是減半,成人用藥和兒童用藥中的主要成分可能也有所不同。
造成兒童藥物中毒的另一個根本原因則是兒童存在“缺醫少藥”的現象。目前兒童藥物在研發過程中進行人體實驗存在困難,因而專為兒童打造的藥品比較少,這也導致許多家長給兒童使用成人藥。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適宜兒童用藥的劑型應為顆粒劑或口服劑。但是目前國內市場上90%以上的藥品都沒有兒童劑型。在醫生方面,目前我國兒科醫生缺口達20萬人,在過去的15年里僅增加了5000人。
對國內15家三級醫療機構中兒童用藥品的劑型調查結果:適宜兒童的劑型,例如溶液劑、糖漿劑、滴劑等液體制劑,干混懸劑、粉末吸入劑、栓劑、氣霧劑等所占的藥品品種數都很有限。
藥品規格、劑型設計不合理,患者不易掌握,是引起用藥錯誤的重要因素。目前國內市場90%以上的藥物都沒有兒童專用劑型或規格,盡管有些標示為兒童藥物,但規格、劑型并不符合兒童實際用藥的需要,極易造成兒童的不合理用藥。
在給嬰幼兒服藥時,醫院臨床或患兒家長常取用被碾碎或溶解的藥片或者膠囊中的藥粉分劑量。這可能使藥品的包衣層失去保護、控釋等作用,更易造成服用劑量不準確,成為兒童用藥的安全隱患。
目前兒童專用藥比較缺乏,主要表現為品種缺乏、劑型缺乏和說明書不明細,用藥劑量缺失。兒童專用藥品匱乏導致兒童使用成人藥品。臨床上由于缺乏兒童用藥造成的風險不僅包括藥物成分所帶來的風險,還包括藥物劑型、規格、給藥方式等因素造成的風險。兒童常見藥的用藥劑型與成人用藥相比仍不夠豐富,造成兒童用藥依從性低下。這些均給臨床應用帶來困惑和安全隱患。
查看更多關于兒童藥物中毒根本原因在于“缺醫少藥”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