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瘤患者的飲食調理
時間:2015-03-23來源:求醫網
骨髓瘤主要由原形質細胞的血液細胞中的一種成分在骨髓中增殖而發生在扁平骨上的腫瘤,多見于50歲以上的男性。現代醫學認為本病的病因尚未完全闡明,一般認為與慢性感染、電離輻射及遺傳有關。臨床表現主要是骨骼疼痛,以腰背痛為常見,其次是胸肋痛,不同程度發熱,出血傾向,最后出現惡病質。專家指出骨髓瘤是對患者身體傷害非常大的一種疾病,患者在治療該癥時不能單單依靠常規藥物進行治療,還可以通過以下飲食來進行調理。
骨髓瘤患者的飲食調理:
一、紫菜排骨湯:
紫菜30克,豬排骨60克,香蔥、油、鹽少許。紫菜洗凈切碎,豬排骨洗凈砍碎,香蔥洗凈切成蔥花。先將紫菜、排骨置入鍋中,加水適量煮湯,俟熟后加入香蔥、油鹽等佐料,即可服食。
二、桃花魚片:
青魚肉100g,桃仁酥10g。制作方法:將青魚宰殺洗凈,與桃仁酥同加入油、精鹽等佐料炒熟,佐餐食用。有活血補腎之功。可遏制骨髓過度增生,適用于多發性骨髓瘤。
三、鯰魚黑豆湯:
塘鲺魚(胡子鯰)1~2條(約500g),黑豆50~100g,紅棗6~10枚。制作方法:將魚宰殺洗凈后,與黑豆、紅棗一并加入水中燉煮,加油、精鹽調味。佐餐食用。可與黃鱔山藥湯交替食用,長期食用。有補血、滋腎、調中、興陽之功。適用于脾腎不足引起的多發性骨髓瘤者。
四、黃鱔山藥湯:
黃鱔魚1~2條,山藥50~100g,生姜2片。制作方法:將黃鱔宰殺洗凈,山藥切片,一并加水、油、鹽等調料,文火燉煮。佐餐食用,或用黃鱔魚煲飯吃,長期食用。有甘溫具足,補中益血之功。適用于中焦不足引起的多發性骨髓瘤者。
查看更多關于骨髓瘤患者的飲食調理的相關常識>>
腫瘤科疾病
- 多發性骨髓瘤
- 胃癌
- 結腸癌
- 軟組織肉瘤
- 腫瘤與疼痛
- 肺癌
- 食管癌
- 食管良性病變
- 淋巴瘤
- 胃癌
- 結腸癌
- 腫瘤與疼痛
- 軟組織肉瘤
- 直腸癌
- 腫瘤疾病
- 肺癌
- 甲狀腺癌
- 食管癌
- 縱隔腫瘤
- 垂體腺瘤
- 脊髓腫瘤
- 顱內腫瘤
- 泌尿系腫瘤疾病
- 軟組織肉瘤
- 胸主動脈瘤
- 乳腺癌
- 乳腺纖維腺瘤
- 肝癌
- 肝血管瘤
- 胰腺癌
- 婦科腫瘤
- 小兒血液腫瘤
- 小兒腫瘤
- 小兒骨腫瘤
- 眼眶病眼腫瘤
- 骨腫瘤
- 脊柱腫瘤
- 鼻咽癌
- 口腔頜面腫瘤
- 皮膚腫瘤
- 腎癌
- 前列腺癌
- 膀胱癌
- 黑色素瘤
- 間質瘤
- 宮頸癌
- 骨癌
- 膠質瘤
- 腦動脈瘤
- 聽神經瘤
- 垂體瘤
- 顱咽管瘤
- 腦瘤
- 子宮癌
- 淋巴癌
- 卵巢癌
- 血管瘤
- 脂肪瘤
- 胰腺腫瘤
- 陰莖癌
- 賁門癌
- 腦膠質瘤
- 脂肪肉瘤
- 肺腺癌
- 肉瘤
- 非霍奇金淋巴瘤
- 舌癌
- 錯構瘤
- 骨瘤
- 軟骨瘤
- 甲狀腺腺瘤
- 骨巨細胞瘤
- 軟纖維瘤
- 神經膠質瘤
- 頸部血管瘤
- 軟組織腫瘤
- 外陰腫瘤
- 非骨化性纖維瘤
- 殘胃癌
- 早期乳腺癌
- 輸尿管腫瘤
- 漿細胞瘤
- 食管平滑肌瘤
- 中耳癌
- 小腸腫瘤
- 膽囊腫瘤
- 骨髓瘤
- 骨樣骨瘤
- 皮膚纖維瘤
- 霍奇金淋巴瘤
- 蔓狀血管瘤
- 小兒血管瘤
- 腦垂體腺瘤
- 腎盂癌
- 睪丸腫瘤
- 胸腺癌
- 炎性乳腺癌
- 鼻血管瘤
- 腸癌
- 腸腫瘤
- 唇癌
- 大腸癌
- 膽管癌
- 膽脂瘤
- 腹部腫塊
- 睪丸癌
- 結直腸癌
- 口腔癌
- 淋巴管瘤
- 鱗狀細胞癌
- 毛囊瘤
- 腦血管瘤
- 尿道癌
- 氣管腫瘤
- 上頜竇癌
- 腎錯構瘤
- 腎腫瘤
- 嗜鉻細胞瘤
- 外陰癌
- 外陰浸潤性鱗癌
- 外陰平滑肌肉瘤
- 外陰乳頭狀瘤
- 外陰脂肪瘤
- 胃平滑肌瘤
- 纖維肉瘤
- 心臟內粘液瘤
- 星形細胞瘤
- 胸腺瘤
- 胸腺囊腫
- 牙齦癌
- 牙齦瘤
- 眼部腫瘤
- 胰腺囊腫
- 陰道癌
- 尤文氏肉瘤
- 原位癌
- 粘液表皮樣癌
- 蛛網膜囊腫
- 胃腸道癌
- 胃惡性淋巴瘤
- 胃畸胎瘤
- 腸系膜動脈瘤
- 腸系膜囊腫
- 腸系膜腫瘤
- 腸血管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