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的常識介紹
時間:2015-01-04來源:求醫網
在日常生活中,因細針穿刺主要是用于檢查診斷細胞的。所以我們對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的常識并不是很了解,有部分人可能都不知道細針穿刺細胞學是什么。我們需要對其了解了,才能在醫生使用其檢查時避免引起恐慌。
以下是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的常識介紹:
一、簡介
國內采用的細針多指針頭外徑在0.9mm以內,一般選用針頭外徑0.7~0.8mm(7~8號針頭),這樣才能保證細針吸取的安全性,針的細度足以確保不會因為微小的損傷而引起腫瘤細胞的擴散和轉移。近來細胞芯片的問世,促進了針吸細胞學的飛速發展,從而使針吸涂片后針頭內剩余的少許細胞標本就可進行高通量的免疫細胞化學檢查,獲得大量的檢查結果。
二、優點
1、操作簡單易行,無需特殊設備;病人痛苦少,無癍痕形成。
2、操作安全,極少發生副作用或意外,單獨的禁忌癥是出血性素質。過去曾有人懷疑本法會促使癌細胞轉移或沿針道擴散,但事實證明并非如此。
3、取樣迅速,制片、診斷亦較快,一般只需1小時左右,故可用于手術中的病理診斷。
4、應用范圍廣,幾乎適用于任何部位,其他方法很難取得標本的部位,本法亦能取到。對同—腫物可作多個點穿刺;可重復檢查,便于動態觀察或療效觀察。
5、所得細胞完全是新鮮的,無自溶變性,很少人為擠壓,細胞舒展,無組織切片的人為收縮,有利于鏡下觀察,且利于作電鏡,細胞培養,免疫細胞化學及細胞芯片等較先進的輔助診斷方法。
三、缺點
1、由于吸取物小,仍有一定的假陰性,即針吸細胞學陰性的病例不能完全排除惡性,不能完全代替病理組織學診斷。
2、有些病變主要表現為組織結構異常而非細胞異常或高分化惡性腫瘤,此時用本法診斷,準確率不高。
3、雖然可鑒別腫瘤的良,惡性,但本法對某些腫瘤的分型有困難甚至不能分型。
四、注意事項
1、某些良性上皮細胞具有獨特的細胞學表現,如平鋪排列,蜂窩狀結構,雙極裸核細胞,細胞大小形狀較一致等。這種細胞形態特點在組織學上常表現不明顯。
2、惡性細胞常表現為細胞量多,布滿涂片,多可見彌散分布的細胞,排列紊亂;成團的細胞不規則,互相重疊,無蜂窩狀結構,不見肌上皮細胞。
以上就是關于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的常識介紹了,注意事項除了以上介紹外,還有細針吸取細胞學診斷必須密切結合臨床。針吸前必須詳細了解病史,腫物的確切情況及各項輔助檢查結果,甚至針刺的感覺和吸出物的性狀也要詳細記載。
查看更多關于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的常識介紹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