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如何治療好得比較快
時間:2015-05-27來源:求醫網
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又稱感染后腦脊髓炎、預防接種后腦脊髓炎,是指繼發于麻診、風疹、水痘、天花等急性出疹性疾病,或預防接種后,因免疫機能障礙引起中樞神經系統內的脫髓鞘疾病。專家指出,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是對患者危害非常大的一種疾病,需要盡快治愈,那么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如何治療好得比較快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的治療:
目前沒有關于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藥物治療的大規模、多中心、隨機、安慰劑對照試驗。糖皮質激素被廣泛認為是一線治療(classⅣ)。激素應用的藥物選擇、劑量和減量方法尚未統一,一項回顧性研究發現靜點甲強龍優于地塞米松。甲強龍的使用方法:20-30mg/kg(最大劑量不超過1g)/d,靜點3-5天,繼之以強的松1-2mg/kg/d口服1-2個星期,隨后逐漸減量,4-6周停用,若激素減量時間小于3周,將增加復發的風險。Dale等研究發現,復發的患者激素使用的平均時間為3.2周,而未復發者的激素使用時間為6.3周。
若激素不耐受或有使用禁忌,或效果不佳,IVIG是二線治療藥物,IVIG的使用方法:2g/kg(總量),分2-5天靜點。血漿交換:主要是對體液免疫產生調節作用,可清除病理性抗體、補體和細胞因子,用于對激素無反應的急性暴發性CNS脫髓鞘疾病,隔日進行5-7次交換,副作用有貧血,低血壓、免疫遏制和感染等。其他免疫遏制劑,如環磷酰胺,僅有用于成人激素無反應的ADEM患者。具體用量:500-1000mg/m2,一次靜點,或在第1,2,4,6和8天分次給予。嚴重副作用有繼發惡性腫瘤、不育、出血性膀胱炎、充血性心力衰竭、免疫遏制、感染、stevens-Johnson綜合征、肺間質纖維化等。
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如何治療好得比較快?專家解釋說,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多在病毒感染或接種疫苗后的4-14天急性起病,對大多數有熱病或疫苗接種后出現頭痛、嘔吐、神志不清、抽搐、肢體癱瘓等患者要考慮此病。此病發病后多較兇險,應盡早到有條件醫院就診。根據病情輕重及誘因不同,治療效果不盡一致,絕大多數病人經治療后有相當大程度恢復,部分病人可留有運動或智慧障礙。該病死亡率約10-30%。
查看更多關于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如何治療好得比較快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