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外陰炎怎么治療好得比較快
時間:2015-05-29來源:求醫網
霉菌性外陰炎是一種類酵母菌引起的外陰炎,最常見的病原菌是白色念珠菌。患霉菌性外陰炎時外陰有灼熱感、紅腫及搔癢,可有水皰狀丘疹,成群出現或呈濕疹樣糜爛,常訴有性交痛及尿痛。專家指出,霉菌性外陰炎的治療當重在調理肝脾的功能,使肝舒則氣機和暢,脾健則水濕得運,以治其根本,那么霉菌性外陰炎怎么治療好得比較快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霉菌性外陰炎的治療:
1、沖洗外陰:
使用用2~3%的蘇打液沖洗,輕輕拭干后,置制霉菌素于陰道深部,或用制霉菌素涂于陰道壁上,每晚一次或早晚各一次,共10~14天,約50~80%的患者經上述治療可治愈;1∶5000高錳酸鉀液坐浴,局部涂2%龍膽紫液。
2、促進陰道上皮再生:
可應用少量雌激素(已烯雌酸)。
3、復發病例:
復發病例應考慮消化道帶菌,可同時加服制霉菌素1日4次。
4、殺霉菌劑。
霉菌性外陰炎怎么治療好得比較快?專家解釋說,霉菌性外陰炎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現在越來越多的女性朋友會深受霉菌性外陰炎的危害,外陰炎如果不及時治療還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后果的產生,像不孕等后果。因此要提早預防霉菌性外陰炎的發作,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如上廁所前也應該洗手;不濫用不潔衛生紙;干盆具、毛巾自己專用;內褲與襪子不同盆清洗;保持心情愉快,勞逸結合;均衡飲食;不濫用抗生素等。
查看更多關于霉菌性外陰炎怎么治療好得比較快的相關常識>>
婦產科疾病
- 婦科炎癥
- 婦科腫瘤
- 宮頸糜爛
- 月經不調
- 子宮內膜異位癥
- 更年期綜合癥
- 卵巢囊腫
- 外陰白斑
- 乳腺增生
- 女性不孕
- 婦科疾病
- 子宮肌瘤
- 盆腔炎
- 恥骨聯合分離癥
- 乳頭溢液
- 積乳囊腫
- 絕經
- 功血
- 陰道痙攣
- 卵巢性不孕
- 原發性痛經
- 子宮性不孕
- 妊娠期急性脂肪
- 急性宮頸炎
- 慢性子宮內膜炎
- 妊娠嘔吐
- 宮頸性不孕
- 霉菌性外陰炎
- 婦科檢查
- 細菌性陰炎
- 盤腔炎
- 子宮息肉
- 輸卵管積水
- 產褥期乳腺炎
- 乳頭內陷
- 卵巢炎
- 乳房脹痛
- 白帶異常
- 崩漏
- 閉經
- 滴蟲性外陰炎
- 滴蟲性陰道炎
- 附件炎
- 黃體囊腫
- 結核性陰道炎
- 卵泡囊腫
- 霉菌性陰道炎
- 輸卵管炎
- 外陰炎
- 細菌性陰道炎
- 陰道炎
- 子宮頸息肉
- 子宮頸炎
- 子宮內膜息肉
- 子宮內膜增生
- 子宮肉瘤
- 子宮脫垂

- 霉菌性外陰炎治療方法 |
- 霉菌性外陰炎病因 |
- 霉菌性外陰炎飲食 |
- 霉菌性外陰炎專家 |
- 霉菌性外陰炎醫院
- 霉菌性外陰炎治療指南 |
- 霉菌性外陰炎癥狀 |
- 霉菌性外陰炎檢查 |
- 視頻 |
- 霉菌性外陰炎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