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骨骨折的診斷過程
時間:2015-07-06來源:求醫網
顱骨骨折發生率最高,診斷顱骨骨折主要依靠典型臨床征象。顱骨骨折的診斷及定位,主要依靠上述臨床表現來確定。有頭部外傷史。顱骨骨折分為線形、凹陷性、粉輯性與穿入性骨折4種類型。單純線形骨折可見局部頭皮腫脹壓痛;凹陷性骨折多由較大的暴力打擊頭部或頭部撞于硬物所致,大范圍的凹陷性骨折可引起顱內壓增高,粉碎性骨折為較大的鈍性暴力作用于頭郭所致,多見于額部,穿入性骨折多由火器傷的彈片或彈頭所致。
顱骨骨折,按部位不同分為,前顱底骨折。有一側或雙側的眼瞼和結膜下淤血(熊貓眼)和(或)伴有鼻出血和腦脊液鼻漏,嗅覺消失及視力損害等。顱中窩骨折。可見顳部頭皮腫脹,外耳道流血或腦脊液耳漏,伴有周圍性面癱和聽力喪失、眩暈及平衡障礙等。耳部檢查鼓膜呈藍色。顱窩骨折。枕下或乳突部出現皮下淤斑(Batlle征),咽后壁有時可有黏膜下淤血及出現下咽困難、聲音嘶啞或舌肌癱瘓等。
顱骨骨折的臨床表現為顱前窩骨折累及眶頂和篩骨,可有鼻出血、眶周廣泛淤血斑(“熊貓眼”征)以及廣泛球結膜下淤血斑等表現。若腦膜、骨膜均破裂,則合并腦脊液鼻漏,腦脊液經額竇或篩竇由鼻孔流出。若篩板或視神經管骨折,可合并嗅神經或視神經損傷。顱中窩骨折若累及蝶骨,可有鼻出血或合并腦脊液鼻漏,腦脊液經蝶竇由鼻孔流出。若累及顳骨巖部,腦膜,骨膜及鼓膜均破裂時,則合并腦脊液耳漏,腦脊液經中耳由外耳道流出,若鼓膜完整,腦脊液則經咽鼓管流往鼻咽部,可誤認為鼻漏,常合并第Ⅶ、Ⅷ對腦神經損傷。若累及蝶骨和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顳骨的內側部,可能損傷垂體或第Ⅱ、Ⅲ、Ⅳ、Ⅳ、Ⅵ對腦神經。若骨折傷及頸動脈海綿竇段,可因動靜脈瘺的形成而出現搏動性突眼及顱內雜音,破裂孔或頸內動脈管處的破裂,可發生致命性的鼻出血或耳出血。
查看更多關于顱骨骨折的診斷過程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