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食道潰瘍的原因有哪些
時間:2015-07-10來源:求醫網
食道潰瘍常常令患者很痛苦,不僅吃東西苦難,而且疼痛難忍,嚴重影響生活。楊主任談到,食道潰瘍按病情長短可以分為:急性食道潰瘍和慢性食道潰瘍兩種,那么,下面請胃腸科的專家來給我們介紹引起食道潰瘍的病因有哪些,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1、肥胖因素:由于肥胖等因素,導致了食道下段肌層肌力喪失,從而導致了遏制胃酸反流屏障減弱,從而出現了胃酸、胃內容物的逆流反流,為食道潰瘍的發生,做足了必要條件。
2、飲食因素:吞咽熱食、尖銳異物或咀嚼不充分的骨頭,誤食腐蝕劑等直接損傷食道黏膜引起炎癥,常可損傷食道黏膜。
3、藥物因素:抗生素使用時間過長,導致食道黏膜真菌增殖引起感染。
4、其他病理:由于致病因子的襲擊,導致了胃部分泌大量的胃泌素,從而使得胃部高酸狀態持久,為食道潰瘍的發生,做好了鋪墊;幽門功能喪失,導致了十二指腸液逆流入胃,隨著胃酸的不斷分泌及反流,胃酸和十二指腸液就可腐蝕消化掉食道黏膜,從而導致了食道潰瘍的并發。
急性食道潰瘍多是由于食物腐敗、高溫、刺激性強等因素造成食道潰瘍,特別是感染、真菌造成的食道潰瘍較為明顯。另外,強酸堿等化學劑能夠造成食道粘膜壞死、潰瘍的形成。慢性食道潰瘍,導致食道潰瘍的原因多是由于長期的食物刺激、重度吸煙、胃反流等因素造成的。慢性食道潰瘍比急性食道潰瘍的并發癥發病幾率更高,幾乎在50%左右,容易發生潰瘍、狹窄、出血,甚至導致惡變的發生,需要引起患者的重視。
查看更多關于導致食道潰瘍的原因有哪些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