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吸蟲病的日常保健方法
時間:2015-07-14來源:求醫網
肝吸蟲病成蟲主要寄生于人或哺乳動物(如貓、狗、豬、鼠)的肝膽管內。在流行區,患有本病的人或動物,蟲卵經常隨膽汁進入腸內,混于糞便中排出體外。卵在水中被第一中間宿主豆螺或沼螺吞入消化道內孵出毛蚴,經胞蚴、雷蚴一系列的發育和繁殖,最后形成許多尾蚴。成熟尾蚴自螺尾逸出,在水中游動,遇到第二中間宿主淡水魚或蝦,則侵入體內,形成囊蚴,囊蚴具有感染性。肝吸蟲又稱華支睪吸蟲,其成蟲寄生于人的肝、膽管內,可致肝吸蟲病。臨床上以納差、腹瀉、上腹部不適、肝腫大及嗜酸性粒細胞增高等為特征。本病在國外主要流行于東南亞各國,國內23個省、市、自治區有本病流行。以廣東、臺灣等省為主要流行區。
大家都知道,治療對于任何疾病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日常的保健護理措施對疾病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肝吸蟲病也不例外,那么,肝吸蟲病患者的日常保健措施都有哪些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1.調整日常生活與工作量,有規律地進行活動和鍛煉,避免勞累。
2.保持情緒穩定,避免情緒激動和緊張。
3.保持大便通暢,避免用力大便,多食水果及高纖維素食物。
4.避免寒冷刺激,注意保暖。
保持良好的心態非常重要,保持心情舒暢,有樂觀、豁達的精神、堅強戰勝疾病的信心,不要恐懼,只有這樣,才能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合理膳食可多攝入一些高纖維素以及新鮮的蔬菜和水果,營養均衡,包括蛋白質、糖、脂肪、維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纖維等必需的營養素,葷素搭配。以上這些就是關于肝吸蟲病的保健方法,希望可以對大家帶來幫助。
查看更多關于肝吸蟲病的日常保健方法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