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疣診斷原則介紹
時間:2015-07-15來源:求醫網
老年疣又名脂溢性角化病、老年斑、基底細胞乳頭瘤,是一種良性表皮性腫瘤。老年疣大多發生于老人,雖然亦可見于青年人,但一般均發生于30至40歲以后。以往曾認為本病是一種遲發上皮痣、良性上皮性腫瘤、老年皮膚變化或感染性病變,但迄今確切病因不明。
老年疣確切病因不詳,但與局部表皮細胞成熟受阻而造成堆積有關。本病早期的表現有可能僅是不大的、扁平的淡黃色或茶色斑片,進而增大、變厚,顏色漸漸加深,表面覆蓋有油膩性厚痂或油脂性鱗屑,脂溢性角化病也許就是由此而得名的。老年疣可以多發或單發,常發生在顳、額、臉頰、上胸甚至四肢,這些疣狀贅生物一般不會帶來明顯的不適感。盡管發病率很高,且很少有自愈的情況,但值得慶幸的是,它也很少發生惡變。
不過,當皮膚開始出現瑕疵或色斑時,就要注意這些瑕疵的變化了,尤其是發現色斑漸漸粗糙、增厚或有痂皮出現時,更須格外警惕。老年人不妨學學年輕人,多照照鏡子,洗臉時細心觀察臉部皮膚。有些人極喜歡用指甲或剃刀刮掉或撕掉這些痂皮,但過后痂皮會再出現,若再刮又會再長,反反復復,就可能造成感染。盡管本病的惡變幾率極低,但刮或撕對患部皮膚來說是一種不良刺激反復、經常的不良刺激是有害無益的。
因此建議能在瑕疵或色斑未出現前及早選用護膚、增白、防皺的面脂或面霜??梢园醋约旱慕洕闆r到大商店的化妝品專柜選擇合適自己的用品,也可到醫院請皮膚科醫生指點用藥。若能結合護膚、潤膚等營養霜外搽則更為理想。若色斑變厚、粗糙甚至結成厚厚的痂皮時,特別是皮損發生在頭皮、下頦(長胡須的部位)或受壓部位,千萬別用手指摳或撕建議到醫院皮膚科應用激光或冷凍、手術等方法治療。
查看更多關于老年疣診斷原則介紹的相關常識>>
推薦閱讀
皮膚科疾病
- 肛周濕疹
- 包皮過長
- 皮膚腫瘤
- 祛斑美容
- 過敏性皮膚病
- 痤瘡
- 小兒皮膚疾病
- 皮膚科疾病
- 黃褐斑
- 毛發移植
- 手汗癥
- 顏面潮紅
- 雞眼
- 日曬傷
- 腳氣
- 體癬
- 念珠菌病
- 汗管瘤
- 紫癜
- 毛囊炎
- 甲溝炎
- 黑痣
- 皮脂腺囊腫
- 多汗癥
- 胼胝
- 頭皮毛囊炎
- 掌跖膿皰病
- 癰
- 凍瘡
- 癢疹
- 結節性癢疹
- 天皰瘡
- 多形紅斑
- 萎縮紋
- 藥疹
- 黃色瘤
- 結節性血管炎
- 色素性蕁麻疹
- 尋常型牛皮癬
- 壓迫性蕁麻疹
- 連續性肢端皮炎
- 毛囊角化病
- 皮膚瘙癢
- 玫瑰糠疹
- 跖疣
- 股癬
- 過敏
- 人工性蕁麻疹
- 糜爛型腳氣
- 脫發嚴重
- 膿性指頭炎
- 奶癬
- 痣
- 干燥綜合征
- 淋巴管炎
- 暗瘡
- 白化病
- 白色糠疹
- 白癬
- 斑禿
- 瘢痕疙瘩
- 扁平疣
- 卟啉病
- 糙皮病
- 淀粉樣變病
- 多肌炎
- 蜂窩織炎
- 汗斑
- 汗皰疹
- 紅皮病
- 甲癬
- 甲周炎
- 腳癬
- 結節性紅斑
- 疥瘡
- 口周皮炎
- 口周濕疹
- 老年疣
- 老人斑
- 毛囊蟲病
- 膿皰瘡
- 皮肌炎
- 皮炎
- 千日瘡
- 丘疹
- 雀斑
- 妊娠癢疹
- 日光性皮炎
- 褥瘡
- 瘙癢癥
- 色汗癥
- 神經性皮炎
- 手癬
- 太田痣
- 外陰毛囊炎
- 外陰皮膚脂溢性
- 外陰色素痣
- 夏季皮炎
- 癬
- 尋常疣
- 疣
- 脂膜炎
- 足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