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正確的診斷胃石癥
時間:2015-07-17來源:求醫網
胃石癥的病史常不典型,癥狀并無特異性,體征較少。主要根據病人的癥狀如飯后上腹部飽脹,疼痛等,可懷疑有胃石癥。X線檢查一般只有助于排除其他胃部疾患。確診主要依靠胃鏡檢查和胃粘膜活組織檢查。輔以胃分泌檢查。該病需和消化性潰瘍,胃腸神經官能癥、慢性膽道疾病等加以鑒別。國內按炎性細胞浸潤粘膜層的深淺將該病分為輕、中、重三度。凡浸潤粘膜淺層1/3者為輕度,涉及中1/3者為中度,超過粘膜層2/3者為重度。
胃石癥患者有進食柿子、山楂、黑棗史,吃后不久出現胃部癥狀,包括反復上腹痛、嘔吐、黑便等,應警惕胃石,可經胃鏡及X 線檢查而確診。
1.X 線檢查診斷:X 線鋇餐透視或氣鋇雙重造影,可發現鋇劑在胃內產生分流現象,并顯示浮于鋇劑上層游離性、團塊狀、圓形或橢圓形充盈缺損區,而胃黏膜結構光整,胃壁柔軟。當胃內鋇劑排空后仍可見團塊影上有條索狀、網狀或片狀鋇斑黏附。按壓團塊陰影無明顯壓痛,并可隨力度而改變輪廓形態及位置,提示結塊有一定壓縮性、游走性。
2.纖維內鏡檢查診斷:纖維內鏡下可直視觀察胃石癥的形態、性狀等。植物性胃石因結塊成分不同,可呈黃色、棕色、褐色或綠色,常為圓形、橢圓形的單個或多個游離團塊。毛胃石一般為黑色或棕褐色,呈“J”形或腎形,可充滿胃體或伸入十二指腸。纖維內鏡還可了解胃部有否合并胃炎、潰瘍病等其他征象,必要時還可鉗取結塊成分或并發癥的胃組織進行分析。
胃石癥病程在6個月以內為急性,超過6個月為慢性,急性者多見。急性型在大量吃柿子、山楂等1~2h即出現癥狀,半數以上病人有上腹部疼痛脹滿、惡心、嘔吐,一般嘔吐量不多,可有嘔咖啡色或血性物,而大量嘔血少見。體格檢查有30%病例觸及上腹部滑行性包塊。由于胃石對局部黏膜造成的刺激和損傷,常并發胃潰瘍、胃黏膜糜爛、幽門梗阻、腸梗阻,偶有穿孔及腹膜炎。
查看更多關于怎么正確的診斷胃石癥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