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原因可能導致無脈癥
時間:2015-07-20來源:求醫(yī)網
無脈癥的病因病機有哪些呢?很多患都很困惑這個問題,關于大劫脈炎的病因病機,下面總結關于無脈癥的病因病機。爭取做到早發(fā)現早治療,遠離疾病所帶來的痛苦,希望可以幫助你更加了解關于脈管炎患者的注意事項。
旋體和風濕等,感染引起血管壁的變態(tài)反應或引發(fā)自身免疫反應。有報道本病患者可同時有肺部或肺外結核病灶,特別是動脈周圍及主動脈旁有結核病灶, 48 %的患者有結核病史,86 %患者結核菌素試驗陽性。在病理上有類似結核損害的朗格漢斯細胞肉芽腫。
無脈癥多發(fā)于青年女性,因為青年女性正處于分泌各類激素的高峰期,有實驗證明,該病病人月經周期中雌激素分泌的雙峰模式消失,卵泡期雌激素總量明顯高于正常女性,而雌激素能明顯降低動脈壁糖原分解的活動力,使動脈壁受損。這可能與雌激素引起動脈平滑肌萎縮有關,導致血管炎癥反應,使受累血管出現內膜的成纖維組織增厚,中膜增厚或變薄,纖維變性,纖維組織和彈性纖維斷裂、重疊或消失。也有認為雌激素引起動脈中膜某些酶活性的降低,是動脈壁炎癥性改變的機制。日本研究資料表明,自 1970 年以來,共發(fā)現 10 對近親如姐妹、母女等患有此病,且研究表明本病與 HLA 系統(tǒng)中 BW40 、 BE52 位點、 HLA-D 有密切關系,屬顯性遺傳。因此,認為多發(fā)性無脈癥有先天遺傳因素。
在無脈癥的早期和活動期,常有四肢關節(jié)、肌肉痛,低熱等類似風濕病的表現,血沉增快(病情穩(wěn)定血沉恢復正常),血液中的丙種球蛋白值和抗主動脈抗體效價增高,抗鏈 “O” 滴度升高,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有效。因此大多數學者認為本病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
查看更多關于哪些原因可能導致無脈癥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