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細菌性腦膜炎的保健方法
時間:2015-07-20來源:求醫網
細菌型腦膜炎的危害很大,而細菌型腦膜炎的發病人群是在兒童,一旦發生細菌型腦膜炎而又就醫不及時,輕度會出現發熱,惡心,嘔吐不止,嚴重者會壓迫腦神經出現精神類疾病。因此寶寶要預防細菌型腦膜炎意義很重大,那么媽媽們要怎么照顧來預防細菌型腦膜炎呢?
(一)早期發現病人,就地隔離治療。
(二)藥物預防:國內仍采用磺胺藥,密切接觸者可用碘胺嘧啶(SD),成人2g/日,分2次與等量碳酸氫鈉同服,連服3日;小兒每日為100mg /kg,在流腦流行時,凡具有:①發熱伴頭痛;②精神萎靡;③急性咽炎;④皮膚,口腔粘膜出血等四項中二項者,可給予足量全程的磺胺藥治療,能有效地降低發病率和防止流行,國外采用利福平或二甲胺四環素進行預防,利福平每日600 mg,連服5日,1~12歲兒童每日劑量為10 mg/kg。
(三)流行期間做好衛生宣傳,應盡量避免大型集會及集體活動,不要攜帶兒童到公共場所,外出應戴口罩。
(四)菌苗保健:目前國內外廣泛應用A和C兩群莢膜多糖菌苗,經超速離心提純的A群多糖菌苗,保護率為94.9%,免疫后平均抗體滴度增加14.1倍,國內尚有用多糖菌苗作“應急”預防者,若1~2月份的流腦發病率大于10/10萬,或發病率高于上一年同時期時,即可在人群中進行預防接種。
根據中耳炎病史及細菌型腦膜炎體征,腰穿腦脊液化驗,一般診斷不難,近年來由于抗生素的廣泛應用,急性病情多被遏制,腦脊液化學變化不大,蛋白可能略有增加,糖及氧化物可在正常范圍內,白細胞略有增多,特別是治療不當,可演變成為局灶性或遷延性細菌型腦膜炎,很容易和輕型結核性細菌型腦膜炎或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相混淆。
查看更多關于兒童細菌性腦膜炎的保健方法的相關常識>>
推薦閱讀
神經科疾病
- 植物神經紊亂
- 運動障礙疾病
- 神經康復
- 顱腦脊髓感染
- 重癥肌無力
- 癲癇病
- 運動神經元病
- 神經內科
- 硬化癥
- 癱瘓
- 脊髓損傷
- 脊髓空洞
- 脊髓病變
- 肌營養不良
- 肌肉萎縮
- 格林巴利
- 共濟失調
- 抽動癥
- 羊癲瘋
- 羊角風
- 頭痛
- 神經衰弱
- 腦膜炎
- 特發性震顫
- 多發性硬化
- 神經性厭食癥
- 神經炎
- 脊髓型頸椎病
- 眩暈癥
- 腦疝
- 外傷性癲癇
- 顳葉癲癇
- 原發性癲癇
- 難治性癲癇
- 額葉癲癇
- 結核性腦膜炎
- 急性脊髓炎
- 腦病
- 帕金森病
- 偏頭疼
- 帕金森綜合癥
- 肋間神經痛
- 阿爾茨海默病
- 肌營養不良癥
- 臂叢神經痛
- 不安腿綜合征
- 叢集性頭痛
- 瘋牛病
- 高血壓腦病
- 記憶障礙
- 面神經炎
- 腦梗死
- 腦炎
- 失語癥
- 視神經脊髓炎
- 視神經炎
- 細菌性腦膜炎
- 煙霧病
- 周圍神經炎
- 蛛網膜炎
- 坐骨神經痛
- 脊骨神經

- 細菌性腦膜炎治療方法 |
- 細菌性腦膜炎病因 |
- 細菌性腦膜炎飲食 |
- 細菌性腦膜炎專家 |
- 細菌性腦膜炎醫院
- 細菌性腦膜炎治療指南 |
- 細菌性腦膜炎癥狀 |
- 細菌性腦膜炎檢查 |
- 視頻 |
- 細菌性腦膜炎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