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節性紅斑的檢查診斷
時間:2015-07-21來源:求醫網
一、結節性紅斑的檢查
1.血常規檢查,白細胞計數一般正常或輕度升高,但在初期,伴有高熱,扁桃體炎或咽炎時,白細胞計數及嗜中性粒細胞計數可明顯增高,類風濕因子亦可為陽性,有人測定患者血清P2微球蛋白增高。
2.血常規及血沉:一般無貧血,有時白細胞升高,2/3的患者血沉增快。
3.免疫學檢查:在伴有結核時,結核菌素試驗可陽性。
4.X線檢查:原發病為肺結核時,常可發現肺門淋巴結腫大,文獻報道發生在16~30歲的青年女性,有結節性紅斑,X線顯示有雙肺門淋巴結腫大者,稱為Buner綜合征,并認為這些患者肺門淋巴結腫大,實際上是全身性結節性紅斑的一種表現。
二、結節性紅斑的診斷
有典型皮膚損害,并發生在青年女性,雙側脛骨前區突然出現結節性紅斑,持續1~3周,隨后消退,不留任何痕跡,根據上述情況一般可以確診為結節性紅斑。
中醫病機和辯證:中醫認為是有蘊濕,郁久化熱,濕熱蘊結于血脈肌膚,致使經絡阻隔,氣血凝滯而發病,或因脾虛蘊濕不化,兼感寒邪,寒濕凝結阻滯血脈而致。
中醫辯證分型:
1.濕熱型
主證:起病急驟,有頭痛,咽痛,關節痛或體溫增高,皮損灼熱,紅腫,同時伴有口渴,大便干,小便黃,舌質微紅,舌苔白或膩,脈滑微數。
辯證:濕熱蘊結,氣血瘀滯。
2.濕寒型
主證:關節疼,遇寒加重,肢冷,皮膚損害顏色較暗紅,此起彼落,反復纏綿不愈,口不渴,大便不干或有溏瀉,體溫不增高,舌質淡,舌苔薄白或白膩,脈沉緩或遲。
辯證:寒濕凝結,阻滯血脈。
查看更多關于結節性紅斑的檢查診斷的相關常識>>
推薦閱讀
皮膚科疾病
- 肛周濕疹
- 包皮過長
- 皮膚腫瘤
- 祛斑美容
- 過敏性皮膚病
- 痤瘡
- 小兒皮膚疾病
- 皮膚科疾病
- 黃褐斑
- 毛發移植
- 手汗癥
- 顏面潮紅
- 雞眼
- 日曬傷
- 腳氣
- 體癬
- 念珠菌病
- 汗管瘤
- 紫癜
- 毛囊炎
- 甲溝炎
- 黑痣
- 皮脂腺囊腫
- 多汗癥
- 胼胝
- 頭皮毛囊炎
- 掌跖膿皰病
- 癰
- 凍瘡
- 癢疹
- 結節性癢疹
- 天皰瘡
- 多形紅斑
- 萎縮紋
- 藥疹
- 黃色瘤
- 結節性血管炎
- 色素性蕁麻疹
- 尋常型牛皮癬
- 壓迫性蕁麻疹
- 連續性肢端皮炎
- 毛囊角化病
- 皮膚瘙癢
- 玫瑰糠疹
- 跖疣
- 股癬
- 過敏
- 人工性蕁麻疹
- 糜爛型腳氣
- 脫發嚴重
- 膿性指頭炎
- 奶癬
- 痣
- 干燥綜合征
- 淋巴管炎
- 暗瘡
- 白化病
- 白色糠疹
- 白癬
- 斑禿
- 瘢痕疙瘩
- 扁平疣
- 卟啉病
- 糙皮病
- 淀粉樣變病
- 多肌炎
- 蜂窩織炎
- 汗斑
- 汗皰疹
- 紅皮病
- 甲癬
- 甲周炎
- 腳癬
- 結節性紅斑
- 疥瘡
- 口周皮炎
- 口周濕疹
- 老年疣
- 老人斑
- 毛囊蟲病
- 膿皰瘡
- 皮肌炎
- 皮炎
- 千日瘡
- 丘疹
- 雀斑
- 妊娠癢疹
- 日光性皮炎
- 褥瘡
- 瘙癢癥
- 色汗癥
- 神經性皮炎
- 手癬
- 太田痣
- 外陰毛囊炎
- 外陰皮膚脂溢性
- 外陰色素痣
- 夏季皮炎
- 癬
- 尋常疣
- 疣
- 脂膜炎
- 足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