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痹(暫無)
胸痹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胸痹心痛是由于正氣虧虛,飲食、情志、寒邪等所引起的以痰濁、瘀血、氣滯、寒凝痹阻心脈,以膻中或左胸部發作性憋悶、疼痛為主要臨表現的一種病證。
1、年老體虛本病多發于中老年人,年過半百,腎氣漸衰。腎陽虛衰則不能鼓動五臟之陽,引起心氣不足或心陽不振,血脈失于陽之溫煦、氣之鼓動,則氣血運行滯澀不暢,發為心痛;若腎陰虧虛,則不能滋養五臟之陰,陰虧則火旺,灼津為痰,痰熱上犯于心,心脈痹阻,則為心痛。
2、飲食不當恣食肥甘厚味或經常飽餐過度,日久損傷脾胃,運化失司,釀濕生痰,上犯心胸,清陽不展,氣機不暢,心脈痹阻,遂成本病;、或痰郁化火,火熱又可煉液為痰,灼血為瘀,痰瘀交阻,痹阻心脈而成心痛。
3、情志失調憂思傷脾,脾虛氣結,運化失司,津液不行輸布,聚而為痰,痰阻氣機,氣血運行不暢,心脈痹阻,發為胸痹心痛。或郁怒傷肝,肝郁氣滯,郁久化火,灼津成痰,氣滯痰濁痹阻心脈,而成胸痹心痛。沈金鰲《雜病源流犀燭?心病源流》認為七情除“喜之氣能散外,余皆足令心氣郁結而為痛也”。由于肝氣通于心氣,肝氣滯則心氣澀,所以七情太過,是引發本病的常見原因。
4、寒邪內侵素體陽虛,胸陽不振,陰寒之邪乘虛而人,寒凝氣滯,胸陽不展,血行不暢,而發本病。飛素問?舉痛論》:“寒氣人經而稽遲,泣而不行,客于脈外則血少,客于脈中則氣不通,故卒然而痛。”《諸病源候論?心腹痛病諸候》曰:“心腹痛者,由腑臟虛弱,風寒客于其間故也。”《醫門法律?中寒門》云:“胸痹心痛,然總因陽虛,故陰得乘之。”闡述了本病由陽虛感寒而發作,故天氣變化、驟遇寒涼而誘發胸痹心痛。
- 友情鏈接:
- 胸痹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