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病的預防有什么方法
時間:2015-08-10來源:求醫網
神經病的預防分為二級,一級預防即病因預防,通過消除或減少病因或致病因素來防止或減少神經病的發生,屬于最積極、最主動的預防措施,神經病的二級預防要點是做好康復訓練,最大限度地促進患者社會功能的恢復,減少功能殘疾,延緩疾病衰退的進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增進精神健康的保健工作,充分加強精神衛生知識的普及和宣教,及時提供正確的心理咨詢服務,提高人們對精神健康的自我保健,是減少與各種應激因素有關的心理障礙發生的有效途徑。
2、加強遺傳咨詢,防止近親結婚,減少精神障礙的發生率。
3、對一些具有易患神經病的“高危人群”,包括具有特殊心理素質和從事高心理壓力職業的人群,采取特殊的心理干預措施,提供心理宣泄的途徑,預防和減少精神障礙的出現。
4、定期進行精神障礙的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精神障礙在人群的發生率、發病規律、影響因素和分布情況,結合地區人口構成的變化,為相關部門制定規劃,進行決策,從宏觀上預防神經病的發生提供依據。
5、積極謀求各級政府部門對神經病的重視和支持,協調各相關部門工作,構成神經病的防治康復體系,為減少精神殘疾、提高神經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活保障提供幫助。
6、對經過治療,病情趨于穩定的神經病患者進行多種形式的心理治療和康復訓練,讓患者正確地認識疾病,進一步正確認識自己,克服性格弱點,正確應對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心理社會問題和矛盾。督促神經病患者按時按量服藥,防止疾病惡化,努力減少殘疾,使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復心理和社會功能。
7、建立各種公共娛樂治療站、作業站,對神經病患者進行各種康復訓練,同時進行健康教育和疾病咨詢,使患者早日恢復家庭生活和社會功能。
8、做好出院神經病患者的定期隨訪工作,使患者能夠接受及時而有針對性的醫療指導和服務。調整出院患者的生活環境,動員家庭成員支持和參與患者的康復活動,指導家庭成員為神經病患者制定生活計劃,努力解決患者的心理健康問題和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困難。
9、關心和滿足神經病患者的合理要求,重視心理、社會環境對疾病預后、復發的影響。妥善解決已康復的神經病患者的就業問題,對支持其心理狀態與投身社會大環境接受鍛煉有重要意義。
查看更多關于神經病的預防有什么方法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