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眼病都有哪些癥狀
時間:2015-08-10來源:求醫網
紅眼病起病急,自覺異物感,灼熱感,疼痛,嚴重時有眼瞼沉重,畏光,流淚,有時因分泌物附著在角膜表面,造成暫時性視物不清,去除分泌物后即可恢復視力,由于炎癥刺激產生大量黏液膿性分泌物,患者晨起時上,下瞼可被分泌物粘在一起,難以睜開,當病變侵及角膜時,畏光,疼痛等癥狀明顯加重,依角膜病變的情況可出現輕度的視力減退。眼部檢查可見眼瞼腫脹,結膜充血,以瞼部及穹隆部結膜最為顯著,同時可伴乳頭增生,結膜表面有膿性或黏液膿性分泌物,嚴重時可形成假膜,所以又稱假膜性結膜炎,球結膜充血,水腫,有時甚至可突出于瞼裂外。紅眼病常雙眼同時或相隔1~2天發病,一般來說,發病3~4天,病情達到高峰,隨后逐漸減輕,10~14天即可痊愈。
1.充血
紅眼病的癥狀之一就是充血。是指組織或器官的血管內血液含量增多。可分為動脈性充血和靜脈性充血兩類。局部組織或器官動脈輸入血量增多,以致動脈血管內含血量增多,稱為動脈性充血。由于靜脈回流受阻,局部組織或器官的毛細血管和小靜脈內含血量增多,稱為靜脈性充血。
2.紅眼
是指眼白發紅,是紅眼病的臨床癥狀表現之一。這是一種籠統的概念。球結膜和鞏膜組織的血管在某種情況下出現擴張充血、淤血或出血時,即可呈現眼白發紅。由于眼部各部分組織的血供來源不同,其表現的紅眼形態也不一樣,而反應的病變部位也不盡相同。因此紅眼是許多眼病所共有的常見癥狀。臨床診斷應進一步具體化,要了解引起紅眼的結膜充血和睫狀充血。結膜充血代表結膜或周圍附屬器官的原發或繼發疾病。睫狀充血則代表眼球本身的疾病。如角膜炎、鞏膜炎、虹膜睫狀體炎、充血性青光眼等。若血管本身病變或損傷破裂,則出血可積聚于球結膜下,稱之為結膜下出血,其也在紅眼的范疇之內。而局部淤血也可導致紅眼。
3.目垢增多
目垢增多是紅眼病的癥狀之一。它是指由于某些感染、過敏、外傷、鼻淚管的阻塞或狹窄等等原因而導致的結膜或者淚囊等部位發生損傷而產生的一種刺激性反應。如有此現象,應積極治療,尋找病因對癥治療。
查看更多關于紅眼病都有哪些癥狀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