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病應該怎樣治療
時間:2015-09-01來源:求醫網
累及神經系、腎臟或其它內臟的重癥血清病患者,應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成人開始可應用氫化可的松200~300mg靜脈注射(或相當劑量的強的松口服),2~3日后視病情而逐步減量。
有人報道兒童在接受白喉抗毒素血清注射后第4~16天中使用足量的抗組胺藥物(賽庚啶或安泰樂)能明顯減少血清病的發生。
一般說來血清病的癥狀不重,具有自限性。因此,治療應以對癥給藥為主。發熱或關節痛者可用水楊酸制劑。有皮疹者可用苯海拉明,每日2~3次,每次口服25~50mg,并同時每日應用10%葡萄糖酸鈣10~20ml靜脈注射。0.1%腎上腺素每次0.1~0.3ml皮下注射,對血管神經性水腫,氣爭喘息或嚴重蕁麻疹甚為有效,必要時可每隔半小時重復一次。
血清病是指由于注射運動免疫血清后所迸發的一種免疫復合物性疾病,其表現主要有皮疹、發熱、關節痛,淋巴結腫大等。目前免疫血清的臨床應用已減少,僅限于防治白喉,破傷風、某些毒蛇咬傷后,以及阻止移植物排斥等的免疫遏制治療,相反的,由于藥物致敏已成為當今最常見的血清病病因。使用抗組織胺藥物后易出現嗜睡、眩暈,甚至輕度幻視等,應向病人交待清楚,并告誡病人服藥期間避免高空作業、駕車外出等。對老年病人及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可采取睡前服藥法,以減少意外情況的發生。
查看更多關于血清病應該怎樣治療的相關常識>>